六角果根状茎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对盐胁迫的响应开题报告
2021-08-08 03:17:4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鸢尾属植物普遍具有适应性强、耐瘠薄、管理粗放等特性,且鸢尾花姿奇特,花大而艳丽,色彩丰富,园艺上久负盛名的花卉,为园林观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并且在园林中有多种应用形式(齐春晖,2003)。六角果鸢尾是一种新型的优良耐盐型草本鸢尾属品种,目前主要分布于墨西哥湾海滨滩涂地区,因其具有抗盐性(Peter A Van Zandt,2002; S.Mopper,2001),六角果鸢尾作为研究盐胁迫和生态适应下植物演化的理想模式植物,人们一直致力于其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生态领域的研究(Peter A Van Zandt,2003)。另外,其根系发达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因此在海滨地带的绿化和固沙方面有重要生态意义。
本项的目的在于通过反复盐胁迫处理,筛选出具有稳定耐盐遗传性状的愈伤组织,其优越性在于: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耐盐愈伤组织筛选,可累积更多有利突变,大大缩短育种年限,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其他植物抗胁迫的突变诱导与筛选提供借鉴,而且利用耐盐愈伤组织分化成苗,种植在海边盐浓度较高的滩涂上,有效利用土地,保持水土,美化环境,为实现具有较高生产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六角果鸢尾产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指导。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盐碱化土壤约占全球可耕地面积的10%,随着工业污染加剧、灌溉农业的发展和化肥使用不当等原因,次生盐碱化土壤面积还在继续扩大,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植物耐盐机理和耐盐品种的培育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培育耐盐品种,是有效利用盐碱土壤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筛选和培养耐盐植株的技术得到不断的发展,目前已经发现一些启动培养基及诱导培养基,并培育出一些具有一定耐盐能力的植株品种,而且人们对于耐盐性植株的生理生化研究也日趋完善。近年来对耐盐植株品系的筛选主要集中于水稻、小麦、玉米、木薯、苹果等农林作物,鲜有将其运用于花卉中的报道。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从盐生植物中筛选、驯化出具有多种用途、经济价值高的北美海蓬子,现已推广世界各地。中国近几年来加大力度支持耐盐植物的的研究,山东省东营在1996 年建立了中国东营盐生植物园,开展了32 个科、126 种植物的耐盐性研究,包括草坪草、牧草、绿化苗木、花卉、果树等,初步筛选出了一些适应氯化物盐渍区发展的作物种类。随着植物抗渗透胁迫基因工程的迅速发展,新的耐盐相关基因不断被发现,但由于对植物耐盐机理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到目前为止尚未培育出一种能在盐碱地上高产的作物品种。目前国内对于耐盐性品种选育大量集中于植物愈伤组织耐盐突变系的筛选。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该项目主要是以六角果茎为实验材料诱导愈伤组织,并进行愈伤组织耐盐突变系的筛选及其稳定性实验研究,前期实现茎愈伤组织的诱导与扩繁,后期试验包括六角果鸢尾耐盐突变系的筛选与鉴定。
研究计划: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
2012.09-2012.10 前期准备,包括向相关老师等研究人员咨询,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实验室基本操作进行练习,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4. 研究创新点
首次采用六角果鸢尾茎为实验材料诱导愈伤组织,探讨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所需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成分组合。
首次设定不同梯度的盐浓度,对愈伤组织进行耐盐重复筛选,并进行耐盐型愈伤组织的鉴定。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