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适宜性评价开题报告
2021-08-08 03:16:2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土地资源是进行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当前,一方面由于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速度不断的加快以及人口的持续快速增长,使我国的人地矛盾问题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村土地浪费现象非常严重,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形式十分严峻。因此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段来解决我国当前的土地问题。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必然会选择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这一手段。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适宜性评价是开展土地整治项目的一项基础工作。它有利于统筹农村土地利用,节约集约用地;有利于加强用地的规划管理,合理配置农村土地;有利于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有利于协调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其他用地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提供依据,服务新农村建设;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可持续利用。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需要;是进行土地综合整治与农村规划等相关研究的需要;是合理开展国土资源部门各项工作的需要。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详见文献综述。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重点分析适宜性评价的具体方法与评价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利用gis快速准确地统计出各乡镇的不同类型用地的面积、人均面积,结合层次分析法,模拟专家咨询法计算权重,根据计算得到的分值确定等级;生成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图,并按照适宜等级分别计算出对应的土地面积,结合图中农村居民点的适宜性,分析其原因。计划:
2013.2.25~2013.3.15论文选题与资料、数据收集,提交开题报告;
2013.3.16~2013.4.14完成课题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设计,完成开题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采用农用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多因素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适宜程度进行评价。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