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 Londons Values on Life开题报告
2021-08-08 03:16:1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曾被誉为美国无产阶级文学之父。
他来自贫困的底层阶级家庭,为了生存,他出卖劳动力,经历了生活环境的艰苦,曾卷入淘金热。
这些极大地影响了他生命观的形成。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对杰克伦敦研究从他在世时即已开始。他在美国评论界历来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他是美元写作的商业作家,有人认为他是写冒险打猎故事的通俗作家,也有人认为盲从的激进作家,还有人认为他是严肃的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作家。总体上,他在批评界经历了赞扬批评、冷落复兴的复杂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与文艺理论发展及文学批评界关注的中心相适应。早期的伦敦研究着重于对他生平研究,最好的研究也是结合他生平、研究其生平与作品的关系。真正有深度的杰克伦敦是近几十年展开的。早期的伦敦传记有较多的虚构成分,如欧文斯通 (irving stone) 的《马背上的水手》(sailor on horseback,1938) 对伦敦生平的浪漫化,影响了、误导了很多后来的研究者。
60年代杰克伦敦被重新发现,主要是对其作品进行类型化研究。富兰克林沃克(franklin walker)的《杰克伦敦与克朗代克:一个美国作家的诞生》(1966)是第一部客观研究伦敦的著作,集中讨论了伦敦一生中最重要的北疆经历和气候创作的北疆小说。1973年,戴尔沃克在《杰克伦敦的异域世界》中专门讨论了他的幻想小说。厄尔雷伯 (earle labor) 的《杰克伦敦》(1974/1994修订本)将作者生平传记和作品评论结合起来,强调了杰克伦敦与19世纪末美国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对后来的研究起了指导作用。总体来看,自90年代以来,文艺界对他的研究角度、研究方法大有拓展,涉及原型批评、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如阶级、性别和种族等意识形态问题及文化批判等众多方面,研究作品主题、写作手法,分析他的文体、文艺思想和非代表性作品等,对伦敦的研究在不断深入。
我国对杰克伦敦的译介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新文化运动。随着伦敦作品译介的增多,对伦敦的研究也逐步展开。早期我国国内对伦敦的评价多为赞扬他的社会主义思想,欣赏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对广大贫民的同情。80年代以后,他更多作品被译介,伦敦研究也走向繁荣。这时期的专著、研究论文、文学史对伦敦都有较多评价。漆以凯在《杰克伦敦和他的小说》(1981) 中肯定了伦敦对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巨大作用。李淑言的《杰克伦敦研究》(1988) 集中了国外伦敦研究新成果,对中国的伦敦研究很有指导意义。王宁深入分析了关于伦敦长期有争议的几个问题。之后的美国文学史编著者进一步挖掘其自然主义意蕴,探讨其现实主义倾向。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对杰克伦敦所处年代的时代背景和他早年丰富的个人经历入手,研究杰克伦敦自身的生命观,探讨他如何战胜艰苦的自然环境,战胜自我,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最后简析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分析文章中所体现出的坚持不懈,理性取舍,热爱生命的生命观。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特色之处在于从不同角度探究杰克伦敦的生命观形成和具体内容。
通过分析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热爱生命》,总结出伦敦坚持不懈,理性抉择,热爱生命的生命观。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