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中反不正当竞争案例的研究------对美国“双反”的法律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2021-08-08 03:12:26
全文总字数:2447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制造业大国和贸易大国的地位逐渐确立。
为了维持现有的世界贸易格局,各国纷纷在多边贸易体制下针对中国产品运用各种贸易救济措施。
作为重要的贸易救济手段,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在维护贸易公平及保护国内产业安全的同时也被某些国家利用作为贸易保护的手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研究:首先研究美国对华双反的现状,再次从美国对华双反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两方面进行研究。
关于合法性的研究,主要探析双反界定和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合理性研究主要探析了重复征税问题。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首先,梳理反补贴与反倾销的概念,研究wto对于反补贴与反倾销的详细规定;其次,研究美国对我国反补贴与反倾销的发展过程与国内法依据;第三,从法律角度分析美国能对华同时适用反倾销反补贴及不能对华同时适用反倾销反补贴的理由,及针对美国对华同时适用反倾销反补贴的具体操作的政治与贸易保护作用提出质疑;第四,详细分析美国大豆倾销我国案、中国轮胎告美国商务部双反案以及巴西诉美国农产品(棉花)补贴案,以及案件的启示;最后,在符合wto法律框架下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规则下,从不同角度提出针对性对策。
(详见综述)研究计划:资料收集:收集分析资料,形成资料综述;2013.1.1-1.14撰写开题报告:完成开题报告,撰写论文大纲与主要研究内容并讨论通过,通过开题;2013.2.25-2013.2.28论文撰写:研究问题论文撰写,带着问题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进一步收集分析资料,完成论文初稿;2013.3.1-4.30论文完稿:讨论论文初稿并修改后定稿,打印;4.30-5.30论文答辩:讨论论文初稿并修改后定稿,打印,提交答辩并准备。
6.1
4. 研究创新点
首先,论文结合美国大豆倾销中国案、中国轮胎告美国商务部双反案、巴西诉美国农产品补贴案等案例。
其次,在区分非市场经济国家和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基础上,在非市场经济国家语境下讨论美国双反。
再次,从反倾销反补贴法律规范本身合法性这个角度对双反的合法性进行研究,对于目前混乱的双反法律适用作出整理。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