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找开题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茶叶分选设备的设计及动态分析开题报告

 2021-08-08 03:10:5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茶叶生产过程中,拣梗去杂是一项费力费时的作业,特别是名优茶和高档绿茶。如果茶叶分选不好,会直接影响到茶叶的等级、产品质量,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影响到企业的形象。茶叶嫩度好,成茶梗叶差别小,对拣梗机的性能要求苛刻。由于机械性能等原因,阶梯式拣梗机,静电拣梗机等常规设备,使用效果均不理想。拣梗去杂作业已成为茶叶加工的瓶颈之一。

随着光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色选技术已经应用于茶叶生产行业。近年来,国内外企业利用色选技术研制出分拣茶梗等杂物的茶叶色选机,并应用在茶叶生产加工中,以此实现茶叶的优劣分选。茶叶色选机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制茶成本,并显著提高色选精度,很好的解决了名茶优茶分拣茶梗杂物困难的问题。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最早从事茶叶选别研究与制造的企业应数日本的服部制作所,1935年服部善一氏发明静电茶叶选别装置,同年,成立了服部制作所,开始茶叶选别机的商品化。美国ESM公司及瑞士的Sortex公司分别于20世纪30年代及40年代也研制了各自的色选机,并根据市场需要不断推出新机型。1962年日本服部制造所研制的电子色分析茶叶选别机开始商品化,首次将颜色信息应用于茶叶的分拣,奠定了后续茶叶色选技术的发展基础。之后日本安西公司于1970年成功开发并开始制造和销售全日本第一台色彩选别机,其中接受中国方面的订货就有十几年的历史,近百台各类色选机械已在中国各地被使用。日本佐竹公司于1979年也推出了这种产品,ESM公司于1992年与佐竹公司合并并继续生产色选机。CCD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茶叶色选技术发展的助推器,日本服部公司2000年推出的单色CCD照相式茶叶色差选别机,无论在选净率和误拣率上均有较大改善,极大地提高了茶叶分拣的效率。现在主要从事生产色选机的企业有日本的佐竹公司、安西制作所,瑞士的布勒公司以及英国和美国的一些粮食加工设备公司。

相对来说,国内茶叶分选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1966年,我国第一台静电拣梗机在杭州茶厂制成,20世纪80年代,6CJJ-60A型电脑茶叶拣梗机在浙江工学院研制成功,该机利用光电探头和微电脑作为识别系统,根据颜色差别来分辨茶叶和茶梗,并控制电磁弹板将茶梗、黄片和茶叶分开,颜色识别开始用于茶叶分拣。随着国外CCD技术的发展,国内也在积极探索。2008年4月,合肥美亚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率先推出的基于CCD技术的B90MCCH型智能茶叶色选机,填补了国内茶叶色选机的空白,随和又陆续推出6CSX-xxSE型、6CSX-xxDB型、6CSX-xxSB型茶叶色选机,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线,带动了国内茶叶色选技术的发展,国内品牌开始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自美亚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推出茶叶色选机后,带动了国内茶叶色选机的研究,形成了进口品牌和国产品牌相互竞争的局面,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茶叶色选技术的快速发展。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一.研究内容

在本课题中将首先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完成分选设备的三维建模和装配;然后利用辅助分析有限元软件,分析台面的运动参数,找出运动规律;分析工作参数对分选结果的影响,建立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对工作参数进行优化。

二.研究计划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一.UG强大的三维作图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建模变得轻而易举,可以很直观方便的观察模型,比起平面二维图工作效率有所提升。

二.有限元分析对模型改进完善有很大帮助,减轻了繁琐的纸上演算,大大减少了工作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