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土族民俗家具设计研究开题报告
2021-08-08 03:05:47
全文总字数:1033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的:以青海地区特有少数民族土族在生活环境使用的传统民俗家具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土族民俗家具的特点,了解民间传统家具与民俗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过程,感受传统民俗家具在民居生产劳动、衣食住行、人生礼仪、节日风俗、信仰禁忌和艺术生活等影响下的演变,对这种具有地域性、时代性和群众性民俗产物有进一步剖析,因此得以发扬中华56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和风俗文化,并将传统家具文化的精髓在现代化家具设计中得以传承,从而为设计出更有价值且与现代化设计更相融的民俗家具做准备。
意义: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历史文化背景与自然环境资源差异巨大,除形成了比较统一的中国传统民俗之外,不同地区、名族的人民还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民俗。中国民俗家具是中华的重要部分,既秉持了中国多年来历史文化基石的支柱,也迎合了现代人的怀旧情怀,而一个特殊民族的民俗家具充分体现了这个民族民众的智慧,为民族的物质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现代设计带来了灵感,建立了新的风向标。民俗家具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推动性的意义,具有较高研究意义。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中国民俗家具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文化和生活的一种特殊结晶,其饱经沧桑的历史感,既传递了积淀多年的古老文明,也迎合了现代人的怀旧情结。民俗家具是指一种深具文化内涵的生活用具,它表现了各个时代、各地域、各民族的物质和精神风貌,深深打上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烙印。民俗家具是家具与民俗学相结合的产物,它除了家具的基本特征外,更主要的是受到民俗文化背景和资源环境的影响。我国的民俗家具,几千年来保持着鲜明的传统特征,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风格与体系,成为我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机组成部分。
每个民族的习俗与家具的关系非常密切。民俗事项活动中离不开家具,家具由此也已不再是一件单纯的生活器用,而成为一个民族习俗文化的反映。民俗家具因极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独具一格,形成了中国家具一种特有的艺术品味与风格,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浓厚的乡土人情。
民俗家具很少进入流通环节和销售环节,这就决定了民俗家具必然具有的地域性特征。它就地取材,又由本地的工匠代为加工,而实际要求往往直接来自于家具的使用者。各个地区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差别,同时形成了审美观念上的差别。这种审美观的地域性差别反映到民俗家具上,就形成了家具审美的地域化特征。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1.了解民俗与民俗家具的内涵和外延;
2.对青海土族地区的文化特征及具有代表性的民俗特征进行深入研究;
4. 研究创新点
民俗作为中国民族文化遗存的一部分,民俗家具记载着一个民族变迁史上重要的历史信息,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双重层面上折射着民族在成长过程中吸纳民俗文化、构建民俗文化中形成的现实生活形态,是见证民族民俗的一扇重要窗口。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