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末期日本女性的觉醒 ——以《蒲团》中芳子的女性形象为中心开题报告
2021-08-08 03:05:07
全文总字数:1258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田山花袋自然文学文学作品《棉被》中女主人公横山芳子的研究,借以窥探明治末期日本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通过对小说中芳子的人物形象的多角度分析,以及其中暗含的社会深层压力剖析女性的生存状态。
研究意义是日本社会全面现代化的明治时代亦是日本女性自我意识觉醒进程的重要一环。以同时代作家田山花袋的作品为媒介,深刻剖析女主人公的人物特征,在了解日本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和社会地位演变过程中有重要意义。通过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形象,以小见大,以更加形象化的姿态品读文学作品、了解文学作品同时,不失为理解日本社会演变的有效方式。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部分:女性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始终未能与其所起的作用成正比,这一现象由来已久。而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生存状态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课题。随着日本全面现代化的进行,逆来顺受已经不是她们的代名词。平石典子在『「女学生神話」の誕生にめぐって』一文中论说到,明治末期高等女子学校繁盛,女学生钦慕西方文化,在对待性的问题上变得开放。驹泽纯也在其『近代化における女子教育の構造』中指出了女子教育更多的是关及到身份、阶层等,并未总深层次上想对日本女性的状态做平等的调整。宫川真子在其『关于日本精神文化混乱』一文中研究了当时日本国内外社会文化交合上的矛盾,分析了当时年轻人的精神状态,这也是激发日本女性自我意识的重要时代环境。
国内部分: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在一段时期内和我国相似,但是随着两国不同的社会发展状况和文化差异,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其自身的意识觉醒也存在着差异。我国的学者中,梁明霞在《论西方女性解放论对日本名字思想界的影响》中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和基督教女性观在思想层面上对日本女性思想的觉醒的影响。江功艺在《明治时期日本女性作家的浪漫主义文学创作》中通过文学方面女性的自我表达,论述了在日本社会有传统走向近代的过渡途中,当时日本女性的悲哀与觉醒。唐钰莹在《浅析日本女性之社会地位演变》中说到,随着时代的变化,大部分日本女性的婚姻观、价值观逐渐发生改变,对日本整个社会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文学作品中,追求个性与自我意识、独立的、及独特的女性人物亦比比皆是。
参考文献: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本文在国内外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对田山花袋《棉被》中芳子的人物形象进行着重分析,并详细分解其恋爱后所经历的曲折、世间人的态度,加以阐述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分析社会深层原因,以此来窥视明治末期日本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踌躇。
はじめに
1、明治時期に女子教育の背景
4. 研究创新点
本研究以《棉被》横山芳子的人物形象为中心,从明治时代的社会背景,特别是当时女子的教育背景入手,结合小说人物形象,继以深层社会压力的全面分析来探讨当时女性自我意识的意识觉醒却又踌躇的状态。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研究明治时代阶段女性精神特征的演变,更有助于形象化的理解当时女性的生存状态。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