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找开题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不同杉木种源径生长的遗传变异研究开题报告

 2021-08-08 03:02:2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作为我国南方林区重要的用材树种经过几十年的遗传改良已进入到高世代时期,遗传改良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材积生长量也已获得较大增长(冯建国等,2009)。对杉木种源径生长的遗传变异研究,了解不同杉木种源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为当地选择适宜的种源;挖掘和保存杉木种源的基因资源,为今后杉木的良种选育提供原始材料。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研究动态

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树种,它的栽培地区很广,南北跨三个亚热带,东西从东南沿海丘陵台地到西部云贵高原,地形、气候千差万别,而杉木生长也明显不同。杉木成熟林,中带树高可达20-25m,每亩年平均材积生长量0.5-1.0m。而南北及东西的边缘产区树高则只有10-13m,每亩年平均材积生长量0.2-0.6m。在环境上和生长上差别很大,跨度很大的栽培区域,必须进行适当的区划,以便了解不同区域的环境条件和杉木的生产潜力,从而确定合理的经营方向和栽培措施,这样才能在大规模发展杉木造林时获得较好的造林成效(盛炜形,1981)。杉木优良种源区应尽量进行选优,建立基因库,保存和收集优良基因资源并加速子代测定等工作。其它生态造林区在原有选优建园基础上,注意引进优良种源区的优良单株,通过产地杂交、子代测定等手段,选出适合当地生长的杉木优良家系和无性系,建立高世代种子园,积极推广杉木良种,以提高当地的杉木生产力。林同龙(2000)经试验发现杉木胸径和木材体积质量在后代间存在显著差异,胸径与木材体积质量的遗传相关表现出中度以上的负相关这就给生长和材质性状同时获得改良带来了不便。故在进行第2代改良时,特别应注意材料的选择,可选择少数速生优质的组合, 建立双系种子园,同时对其子代进行无性系选择, 再从中选择出优良无性系进行大规模无性繁殖。

运用趋势面分析的方法,对全国杉木种源试验55个试点的43个共同种源来研究杉木种源地理变异的一般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次傅里叶趋势面比多项式趋势面更能反映种源的地理变异,明确地区划出了以湘黔桂交界地区、闽北地区和四川盆地地区为中心的三个杉木高产种源地区,以江浙皖沿海地区、陕豫鄂交界地区和滇西地区为代表的杉木低产区域,减少人为影响,为种源区划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这些划分结果,与吴中伦等关于杉木产区区划的论述以及全国杉木种源试验协作组关于杉木种源区划的研究结果相吻合。与多项式趋势面相比,傅里叶趋势面具有明显更高的拟合精度和更好的拟合效果。多项式趋势面一般只能反映大范围的地理变异趋势,而傅里叶趋势面能够表现出样本种源点的细节变化。当然,拟合效果的好坏还取决于参试样本种源的数量和分布的均匀代表性(陈伯望,洪菊生,199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本论文以杉木第2次全国地理种源试验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种源在径生长性状上的遗传变异情况。

实验进程安排

2013年10月-2013年11月 试验林数据资料电子化

2014年12月-2014年2月 试验林数据资料核对及整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1.使用空间分析模型及混合线性模型预测育种值,降低环境异质性对遗传参数预测的影响,降低随机误差,提高家系方差,增加了优良家系及子代个体的选择的准确性。

2.通过不同杉木种源径生长遗传变异的相关性研究,为树木的径生长状况的早期预测提供可靠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