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找开题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气候变暖对于传统24节气的影响--以中国部分地区为例开题报告

 2021-08-08 03:02:0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的: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物候期的提前可能会导致中国二十四节气的发生时间发生变化。

本文通过历史气候资料分析,研究中国传统24节气在气候变暖形势下的新变化。

  意义:中国传统24节气在古代被用来作为农耕的重要依据,随着气候变暖,以物候作为标准的24节气已然发生了变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外对于气候变暖对于传统24节气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很少,国内部分学者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对传统24节气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物候期提前,导致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二十四节气的发生时间与实际现状开始略有出入,许多与节气相关的农谚和经验,变得不再适宜,需要调整与节气对应的农耕习惯。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1、2014.1-2014.3 收集相关资料。

包括历史气候资料以及与24节气有关的气象资料。

2、2014.3-2014.5 分析气候变化规律及与24节气的关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明显,致使中国进入春夏的时间提早,秋冬两季的时间推迟。

这些传统的节气已经难以适应现状,因为它们未能将气候变化的因素考虑在内。

需要调整与节气有关的农耕习惯,这对中国的农业生产规划具有指导价值。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