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找开题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杉木红心材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开题报告

 2021-08-08 03:01:5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hook. )在我国有着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特有的用材树种(,现有面积在1000万hm2(孙成志等,1993)。

杉木分布范围广,分布于东经10130′~12153′,北纬1930′~3403′之间,遍及我国整个亚热带的南方17个省区(俞新妥,1997)。

杉木干形通直圆满,纹理美观,木质轻而韧,板材不翘不裂,易加工,耐腐耐蛀,心材中含有精油,其化学成分可用作单体香料(谢瑞忠,1999),具有特殊香气,自古以来一直广泛用于建筑、家具、桥梁、造船及室内装修等,现代又开始用于造纸业,被认定为是造纸工业长纤维原料的潜在来源之一(阮梓材,200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研究概况

材性是描述木材品质的指标,主要包括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化学组分和纤维的形态特征,一个树种的木材高效利用依赖于对其材性的研究和了解。适应于木材产品定向培育的发展趋势,用材树种木材品质的定向改良以及产量与质量的联合改良己成为当前世界林木遗传改良的重要发展方向(施季森,1993)。    对于林木红心材类型的研究,国内尚在初始阶段,可见的报道十分有限。曾志光、杨先锋等对杉木红心材材性变异及基因资源利用进行研究,对杉木优良种源进行木材纤维长度,基本密度,晚材率及红心率测定比较,不同种源间红心材比率差异极显著,以安福陈山的红心材比率最大,有较高的遗传力和较好的选择效果。红心比率与基本密度成正相关关系(r=0.2300),红心比率的增大有利于提高木材密度,改善材性。纤维长度、晚材率、基本密度、红心比率指标陈山红心杉都大于6个种源的平均值。陈山红心杉在10个试点间材性生长较稳定,纤维长度、晚材率、基本密度及红心比率4者都无显著差异,证明陈山红心杉材性生长较为稳定,为今后杉木适生区大面积推广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陈山红心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保障。杉木红心材的比率在株内越靠近树干基部越大,梢头部位很少甚至消失。在林分中,红心比率基本上随林木年龄而变化,年龄大的红心比率一般也高,而与林木生长速度无显著性线性关系。杉木林分红心材比率随树龄而变化,过熟林成熟林近熟林中幼龄林。陈山红心杉在安福产地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单株平均材积16年生时分别超过国家标准20%, 28.2%及92%,24年生时分别超过国标2.7%, 38.6%及95%,证明陈山红心杉是材性优良、生产力较高的优良种源(曾志光,2001)。范国荣,王宗德等对陈山红心杉木材化学成分的研究表明,随树龄增大,红心杉的戊聚糖及纤维含量呈下降趋势,木质素、热水抽提物、1 %NaOH抽提物和苯醇抽提物含量增加。红心杉与普通杉木相比,热水抽提物、戊聚糖含量偏低,而木质素、1 %NaOH抽提物和苯醇抽提物含量偏高。红心杉的红色物质与木质素、1 %NaOH抽提物和苯醇抽提物有关(范国荣,王宗德,2001)。吴端正对马尾松红心材天然分布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红心材在马尾松天然林及次生林中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吴端正,[1999])。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木材密度和微纤丝角方面。Zobel等指出,木材基本密度的微小变化( 0.04 g/cm3)将致使每公顷干物质产量发生巨大的变化(Zobel, 1972)。由于木材主要力学性质反映了建筑材的材性特征,因此,可以将杉木木材基本密度性状作为杉木材性改良或生长与材性联合改良的重要指标。由于杉木在我国南方分布广泛,分布区内的环境异质性大,长期的自然选择导致不同地理种源间在生长、木材品质性状上存在广泛变异。许多研究者的研究表明不同种源间的木材密度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受中等强度以上的遗传控制。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材料与方法及技术路线试验地概况

位于闽北山区富屯溪畔的福建省(顺昌县)洋口国有林场,属于杉木中心产区。地貌系武夷山支脉的低山丘陵,东经117053',北纬26050',气候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8.50c,最高温40.3 0c,最低温一6.80c;年平均降水量1880 mm,无霜期280 d,相对湿度82;土壤多为山地红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材料来源与方法来源 陈山红心衫天然分布于江西省罗霄山脉中段武功山区,安福、永新、莲花三县交界的陈山林区,因其近髓心的木质部相当大的比例成油亮的栗揭色而得名其尖削度小,圆满通直,材质硬,抗性强,纹理细密、美观,红心香溢.不翘不裂,坚韧耐腐而著称。红心杉人工林来源于福建省(顺昌县)洋口国有林场基因库的红心杉(穗条来自于陈山红心杉)自由授粉子代,1998年造林。方法 分别对红心杉人工林和杉木普通林打样地,每个样地大约49株,7*7排列。用测高杆和胸径尺调查其树高,胸径,随后在样木胸高处上坡方位用直径为5mm的生长锥取得通过髓心和树皮的一条完整无疵的木芯,实测木芯的全长、半长、红心材全长、红心材半长指标,然后用塑料管把木芯装好、写上记号带回实验室分析。材性测试方法 木材红心比率的测定红心材指自髓心向外木材颜色呈红褐色部分的心材。红心比率的测定采用面积比的方法,即横断面处红心材的面积占整个横断面面积的百分比。活立木的红心比率从样芯上测定;伐倒木及解析木的红心比率在各锯面上测定。公式:木材的红心率=(红心长/去皮木芯长)100%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各性状调查观测的数据经反复核对无误后,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分析采用混合线性模型方法,可参考sas软件。

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使用空间分析、混合线性模型预测育种值,降低了空间异质性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从而增大了家系方差、降低了随机误差,提高了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通过基因型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分析,找到各性状与地点互作的时间趋势及模式,为育种及种子区划策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