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找开题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PM2.5/PM10空气质量检测仪的研制开题报告

 2021-08-08 03:01:3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空气中微尘浓度含量,准确评价空气质量,为林业物联网的开发利用提供支撑。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在美国,上世纪90年代的开始关于PM2.5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面的研究。美国环保局1997年发布PM2.5标准,1993年12月,在著名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刊登了Dockery博士等撰写的研究文章《空气污染和六城市致死率》,该文揭示了细颗粒物PM2.5城市非正常死亡的关系,1995年,美国癌症协会(ACS)发表了著名的6城市50个地理控制社区的研究,成PM2.5立法的科学依据。2006年美国修订了空气质量标准对PM2.5做出了更严格的要求。2005年世界卫生资质引进了这一标准。2003年东京推出日本历史上第一个针对浮游粒子状物质(尤其是柴油机、汽车尾气排放)的立法。如今,日本汽车在出厂时都已安装了过滤器,排放标准达到了欧洲三级标准,这使得东京空气中的PM2.5含量大幅度下降。目前东京对PM2.5的排放标准是亚洲最严格的,它要求每天每立方米不超过35微克。自80年代以来欧盟致力于监控空气颗粒物。2005年,欧盟关于限制PM10的法令生效;2010年,对PM2.5的监控标准生效。目前,欧盟的空气质量标准包含对PM10年均浓度与日均浓度、PM2.5年均浓度的要求,是世界上对PM10监控标准最严格的地区之一。2011年12月4日晚7时12分。网友美帝是管空气在微博上转发了美国驻华使馆在twitter上发布的当日最新北京PM2.5监测数据,数据显示,晚上7时,美国驻华使馆监测到的PM2.5浓度为522,空气质量指数(AQI)为500,健康提示为BeyondIndex(指数以外),其内容与北京市环保局官方微博在2011年12月3日下午发布的空气质量预报内容形成鲜明对比,该预报称:预计2011年12月4日20:00时至12月5日08:00时,空气污染指数范围:150~170,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由此进入普通国人的视野。2007年,中国工程院、环保部联手开展的战略研究对引入PM2.5标准给予高度关注,将PM2.5纳入宏观战略目标。2008年环境保护部启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程序,将PM2.5纳入环境空气标准和空气污染治理系统之中。从2012年开始,我国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监测到2016年,PM2.5监测将推广至全国。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本设计测量空气中粉尘浓度采用灰尘传感器DSM501,灰尘传感器DSM501可以感知烟草产生的烟气和花粉,房屋粉尘等,加热自动进气装置,可调电阻设置检测灰尘的大小。

采用与粒子计算器相同原理为基础,检测出单位体积粒子的绝对个数.

4. 研究创新点

灰尘传感器dsm501具有尺寸小、重量轻、易安装等优势,能够灵敏检测直径1微米以上的粒子,内置加热器可实现自动吸入空气的功能,保养简单,便于长期保持传感器的特性。

广泛应用于空气清新机、空气调节器、空气质量监测仪等。

实物图如图2所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