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保障性住房居住满意度的实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开题报告
2021-08-08 03:00:29
全文总字数:445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的:
本课题将以江苏省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调研的方式,通过对南京市保障房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以及已经入住保障房的居民对保障房的满意程度的总结,来分析全国范围内保障房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并试图给出自己的意见。
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早就开始了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制定与实施。对于保障房建设与管理的资本运营,有些国家,例如日本、新加坡,都采用制定相关法律的方式来保证保障房建设的资金来源,保证国家的财政资金在保障房建设和管理上的稳定投入;对于国外一些国家的保障性住房体系,由于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所以它们保障性住房的体系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新加坡的住房主要分为两大类:组屋和私宅,其中组屋就是指政府通过建屋发展局建设,为广大中低收入群体提供的、可以供屋主长期居住的、相对廉价的公共住房;而私宅则是指,由私人房地产商投资建设的、按照市价运行的、为高中收入群体(一般为外商和跨国公司高级职员)提供的高级住宅。日本按不同供应途径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公有住宅和民营住宅两种,公有住宅政策是基础,共有住宅是政府投资兴建的,包括公营住宅、公团住宅、地方住宅公社供应的住宅等,它们通过出售或者租赁的方式供应给居民。公营住宅是用来供应给住房困难及低收入家庭和个人使用的,它对承租人有非常明确的收入上限规定,它的对象群体必须是收入水平处于最低25%的阶层,入住后承租人的收入水平要是超过上限标准的,按规定三年内搬出公营住宅,在搬出前对其租金水平也要按规定进行上调;公团住宅是对承租者的收入水平既有下线要求也有上限要求的,它主要是用来满足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对住宅的需要和推进城市住宅用地的合理有序开发而建设的;地方住宅公社是利用住宅金融公库的贷款、地方自治体的出资以及民间资金,开发建设面向本市中低收入市民、居住环境良好的租赁住宅、产权住宅及为建造房屋提供宅地。
国内: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本文以江苏省南京市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为例,通过对已经入住保障房居民的满意度调查,主要以问卷和现场调研的方式,来分析南京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并试图给出解决意见。
文章的主要结构为:
4. 研究创新点
1、采用第一手数据资料,对南京市保障房建设情况进行实证研究,文章中附有实地调查的数据和相关图片,图文并茂;
2、揭示了保障房建设隐藏的问题;探析了今后保障房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途径。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