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找开题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南京地铁二号线与公交线网的特征站点换乘衔接研究开题报告

 2021-08-08 02:59:49  

全文总字数:1023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南京目前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公交线网的关系非常密切,城市轨道交通以解决城市主要客运走廊、主要干道的中远距离为主,而公交线网是解决中、短途交通的主力,所以它们之间进行协调和衔接是非常重要的。

本论文针对南京轨道交通中线路分配,车站设置、衔接距离等进行研究,保证交通出行者能够在选择交通方式上以最快捷便利的方式出行和换乘。

而本文选取地铁二号线为研究目标,同时以地铁某一特征站点为中心进行研究分析和指导,研究调整附近公交线路和车站设置,旨在将轨道交通沿线两端的地面公交线路的终点尽可能汇集在轨道交通车站终点,从而达到换乘效率最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进程的加快,推动了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运量大、速度快、污染少、准点率高的城市轨道公共交通将成为现代化大城市的新动脉,也只有轨道交通才能真正确保城市公共交通成为现代化城市客运的主体。同时,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体系的交通体系推行中,必须考虑到与常规公共交通的换乘衔接,从而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形成高效的综合公共交通体系。近些年,国内外围绕轨道交通与普通公交换乘衔接的研究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为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设规划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意义。许多城市都采用了公交优先的城市客运交通发展策略,市民在市内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也是地铁等轨道交通工具。这也是解决我国大城市,特别是像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特大城市交通困境的重要出路。但是,单一地建设几条地铁或轨道交通线路并不能根本解决城市的交通拥挤问题,也不能充分满足市民出行的需要。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要成为有魅力的交通方式,必须充分满足乘客对方便性、舒适性、快捷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各种要求。在这些要求中,除了旅行时间、减少事故和准时性之外,其它大部分要在一体化运营、交通方式之间换乘和接驳的方便、舒适和快捷的基础上才能达到。1.国内外地铁与公交线网换乘衔接研究概况1.1国外研究概况东京遍布各类轨道交通,有国铁、地铁和东京都都营轨道交通等。在各轨道交通的路线交叉点及地面公共交通枢纽站等处的轨道交通车站,如东京车站、新宿站等,都是大型的综合换乘点。这些车站近旁设有小汽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便于吸引小汽车及自行车出行者把车辆暂寄在停车场,然后,换乘地铁去目的地,这样有利于减少道路上的汽车和自行车交通量。虽然巴黎市内的塞车现象很严重,但是,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公共汽车网络以及网络内各种交通工具间的换乘与接驳,使巴黎的上班族、购物族以及到巴黎的旅游者毫无交通不便之感。统计数据表明,一般人可以从巴黎市区任何一个地铁车站上车,最多换乘一次就可以在45 min内到达市内任何一个地铁站。另外,采用了以下一些以人为本的措施,使得巴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换乘和接驳非常便捷。五一列举了斯图加特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公交线网与换乘通道布置的典型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了剖析。提炼出4条可借鉴的经验:①当轨道交通车站的公交线路较多时,按单向循环线设置这些公交线路的走向比较有效,可以减少公交车之间的交织行为,提高车站附近道路的通行效率。②在轨道交通车站布设公交单向循环线的方法很多,除了利用公交车、出租车及自行车站外,还可利用街坊、轨道交通车站周围的小型公共设施、绿地道路、道路及交叉口加宽、立交桥下空间等实现公交单循环线。③公交车站与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的距离应尽量缩短。④公交车站与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的换乘通道尽量避免与车流和其他人流交叉。1.2国内研究概况吴有梅和张秀媛认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公交线路车站的衔接设施按其规模和等级可分为 3 种类型:综合枢纽站、大型接驳站和一般换乘站。乘客换乘的主要问题可概括为设备接续和组织协调两大类,合理规划换乘设施可提高乘客的换乘方便程度及整个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转效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公交换乘问题给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潘东来提出:通过介绍了国内外轨道交通的类别,对轨道客运交通枢纽进行合理的分类、分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枢纽的合理吸引区,并阐述了枢纽客流预测的目的和作用,进一步对客流预测方法作了介绍。然后,具体探讨了轨道客运交通枢纽与城市对外交通及城市交通间的交通衔接模式。与对外交通衔接包括了轨道与航空、国铁、公路客运及河海港口等城市各主要对外交通方式;在与城市交通衔接时,则着重探讨了轨道交通间的站台布局衔接模式;重点研究了公交站场的布局模式、规模分析及线路规划方法;同时考虑了与步行、自行车、私人小汽车的衔接方式。接着,讨论了枢纽内交通组织的方式,包括了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的组织与管理。在此之后,文章对枢纽方案的评价方法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比较实用的数学评价模型。文章最后应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布吉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进行了交通详细规划与设计。张学尽提出:针对国内各大城市纷纷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发展综合客运交通体系时对轨道交通枢纽内的接驳换乘规划考虑较少,易造成乘客换乘不方便,轨道交通效率低下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以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为平台,探讨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接驳换乘的规划原则、程序及方法,并对轨道交通枢纽换乘效率进行评价,作为未来轨道交通枢纽规划及换乘服务改善的参考。黄文娟提出从协调的角度提出了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协调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提出了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协调应从规划协调和运营协调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并给出了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规划协调理论以及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运营协调的原则和目标。林国成以铁路西安车站为例,通过对客运交通枢纽从空间结构、换乘衔接系统进行分析,利用建立的评价体系对铁路西安车站的换乘衔接效果进行评价,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从枢纽的空间布局、交通方式之间换乘衔接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张石石,高志刚和刘海洲提出了一种有别于一般公交配套规划,即仅对站点及线路调整的新规划思路。建立轨道交通各站点换乘其它交通方式比例的用地反推算法,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分析规划期的用地特征及交通特征。并结合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二期工程的沿线公交配套规划提出了沿线公交配套规划方案。王玲提出在常规公交的站点协调优化中,以站点换乘客运周转量最大为目标,构建了接运公交首末站的优化选取模型,并以乘客总出行时间最小为原则建立最优站间距求解模型;从现有常规公交线路的调整和新增接运公交线路两个方面论述完成轨道接运任务的常规公交线路调整方法。以客运周转量的接运效率最大为规划目标建立接运效率模型。姚凌俊,邓卫和季彦婕从南京市已建成的地铁一号线换乘现状出发,在借鉴国内外典型城市轨道交通无缝换乘先进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南京市的交通布局、用地特点以及人文环境,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地面常规公交及个体交通两方面,对南京市地铁一号线无缝换乘配套设施的建设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上海作为我国内地最早建成地铁的四大城市之一,它在长期的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对轨道交通线间的换乘及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积累了许多经验。地铁站台设有梯道与铁路客站旅客出行地道联通,为新客站到达客流的疏散和换乘起到良好的效果[3];公交站点与地铁之间设有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使人流在不同层面流动,客流流向明确,避免相互干扰,提高换乘效率及换乘安全。 香港也是个轨道交通比较发达的城市,地铁车站都与步行系统相衔接;有轨电车、公共汽车设站相互紧靠,并紧靠步行天桥,由步行天桥可就近进入地铁车站,各种交通方式间的换乘也十分方便。沈俊娜重点研究了客运站与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出租车之间的等公共交通方式的衔接,建立了公共汽车和出租车量化模型,对客运站与各种方式之间的运能匹配程度做了量化分析。并以广州火车站站作为铁路客运枢纽站的实例,对广州站与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出租车等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现状进行了验证分析计算,并从计算结果出发,对优化广州站的衔接换乘提出了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1]五一.德国斯图加特市轨道交通车站公交衔接的布置案例剖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2]潘东来.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交通衔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3]姚凌俊,邓卫,季彦婕.南京地铁一号线的无缝换乘规划探讨[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6[4]沈俊娜.铁路客运枢纽站与城市交通衔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5]张学尽.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协调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6]张石石,高志刚,刘海洲.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一体化换乘协调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9,(01).[7]黄文娟.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协调研究[J].华东公路,2005,(04).[8]吴友梅,张秀媛.城市轨道的公交换乘问题与对策分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08).[9]毛保华.城市轨道交通[M]. 科学出版社, 2001[10]王玲.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常规公交线网调整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2010.[11]林国成.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换乘衔接研究[D].长安大学.2010.[12]Andrews H.I.Railway Traction[M].Elsevier,Amsterdam.1986.[13]Hardy B.Paris Metro Handbook.CapitalTransport Publishing [M].Middlesex,1999.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2013-2014年学期1月 理解课题,揣摩指导老师发布的任务书; 做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

第 1 周 搜集轨道交通换乘的相关资料并认真理解,调查地铁二号线相关资料,选取某一站点为例第 2-3 周 按照任务书要求,前往某一站点进行人流观测,换乘衔接距离的测定以及现有附近公交线路描绘第 4 周 基于现有数据及图表的理论分析第 5-6 周 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和车站设置的调整第 7-8 周 对现有换乘方式及设施的建议,并对论文进行构思。

第 9-10 周 撰写并修改论文的写作大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论文针对南京地铁线路分配、车站设置、衔接距离等进行研究,保证交通出行者能够在选择交通方式上以最快捷最便利的方式出行和换乘。

通过对地铁二号线某一站点人流观测和换乘衔接距离实测,从而对该站点换乘提供更加合理更加符合现状的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