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家园9号楼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2021-08-08 02:59:45
全文总字数:1406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课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剪力墙结构体系具有结构整体性强.抗侧刚度大,侧向变形小的特点,在承载力方面的要求易得到满足,适于建造较高的建筑。
并集承重、抗风、抗震、围护与分隔为一体,能经济合理地利用结构。
同时抗震性能好,具有承受强烈地层裂而不倒的良好性能。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现代高层建筑正向着多功能,综合用途的方向发展,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受力形式较多,其中竖向传力体系是设计的关键。
框架剪力墙结构在高层结构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优点就在于在满足建筑空间可以灵活布置的前提下能够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从而提高了结构的刚度,包括竖向和侧向刚度。
因而,该结构在国内外的高层结构设计中屡见不鲜,逐渐取代了原先的框架结构并且补偿了剪力墙结构的许多缺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1 建筑设计 1)熟知设计依据性文件、规划要求、基础资料及任务书要求。
2)总平面设计说明从总体构思、功能分区、交通组织、环境保护、竖向设计建筑总体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进行表达;如说明使用功能布局、交通流线及出入口安全疏散,建筑单体、群体的空间构成等特点。
3)建筑首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侧立面图、侧立面剖面图、楼梯平面图。
4. 研究创新点
本设计属于剪力墙结构设计,包含平面布置,结构验算,施工图设计,抗震设计等等几个方面。
设计者的关注点在于合理的结构平面布置,以满足规范的各项要求同时降低经济花费。
其特点可以归结为:一: 对于所给课题标注层的不对称情况,尽可能将剪力墙对称布置;二: 结构的附属部分主要用框架来布置;三: 设计过程中主要控制的目标参数有如下七个:1、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2、剪重比:主要为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确保结构安全性3、刚度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4、位移比:主要为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避免产生过大的偏心而导致结构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5、周期比:主要为控制结构扭转效应,减小扭转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6、刚重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稳定性,避免结构在风载或地震力的作用下整体失稳7、层间受剪承载力比:控制竖向不规则性,以免竖向楼层受剪承载力突变,形成薄弱层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