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主城区出租汽车服务网点规划开题报告
2021-08-08 02:58:56
全文总字数:811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分析出租汽车平均日行车里程、疲劳里程,运用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在南京主城区范围内,规划服务网点。
研究意义: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居民对出租车的需求与日俱增。出租汽车已成为城市公共交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运营现状中,服务网点的建设远远滞后于城市出租车的发展。建设出租车服务网点,以满足出租车司机进行必要车辆修理保养车、车辆清洗,或随时就餐、如厕等服务设施。虽然部分城市做过相应的规划,但没有普及,也没有统一的规划方法体系。缺乏对出租车服务需求特性的研究。所以本文对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网点规划以南京为目标尝试进行研究,在南京主城区范围内,规划服务网点。对规范出租车就餐停车秩序,提供保养和维修等服务,保障车辆运行工作正常,减少对道路交通流的影响,提高出租车运营质量,便于出租车的集中管理等有重要的作用。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见附件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目前国外对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网点规划研究较少。而国内对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网点规划的研究,主要考虑城市出租车的供需平衡关系致力于找到出租车最佳拥有量,而不是规划服务网点。所以本次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南京出租车营运现状及服务网点问题 结合南京市城市规划,从南京市交通、南京市公共交通出发,分析南京市出租汽车市场发展状况。调查现有自发形成的服务网点现状,分析服务网点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2、出租车运营指标调查及网点需求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南京市主城区出租汽车平均日行车里程、疲劳里程、主要行驶路径等有关数据。根据南京市出租车发展规划,综合分析现有的出租车预测模型,针对出租车的服务网点提出定量规划模型,并通过分析出租车的主要集散规律,定性的研究出租车的运营分布规律和需求分布特性,为出租车服务网点的布局规划提供依据。 3、南京出租车三级服务网点规划方案 界定三级服务网点的服务功能,明确提出出租车服务网点的定性及性质。在主城区范围内,提出布局规划方案。同时针对各级服务网点,提出内部功能设计要求,以及服务网点的建设方式等。 算法思路: 1、规划年出租车发展规模预测:根据城市居民出行强度和人口规模现状,并运用增长系数模型来预测规划期内的居民出行强度和人口规模,再根据出租车出行方式比例,得到城市出租车日均客运总量预测,进一步分析得到出租车平均运距预测,平均载客数预测和平均空载及空驶率预测。根据供需平衡确定城市出租车运力总需求结合出租车收益情况和万人拥有率法最后得到规划年出租车发展规模预测。 2、城市出租车服务网点分布思路依次为:出租车系统现状的调查,出租车发展预测,分级布局的确定,功能设计,用地规模及选址,方案评价。 研究计划: 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数据资料的收集。第二步则是数据资料的分析与评价。 1、数据资料的收集: 根据相关报告及规划,结合问卷调查,收集南京市主城区出租汽车交通数据。调查现有自发形成的服务网点现状及问题。采用统计方法,分析出租汽车出行、集散特性。数据资料的分析与评价分为以下几块: 1)整理国内外出现的相关方法。 2)对已有方法评估,整理出可被采纳的部分。 3)结合自己的想法制定一个大致的方案。 具体时间安排: 2013年12月15号~2014年1月15号,根据导师下发的任务书,查找资料,完成参考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2014年2月26号~2014年3月25号,完成论文大纲,调查南京主城区出租车运营的现有状况,预测规划期出租车最佳拥有量,南京各区域出租车合理配备数量。 2014年3月26号~2014年2月25号,结合南京主城区用地可能性,选择特定地点设立三级服务网点,并完善各级网点的服务设施。 2014年4月16号~2014年4月30号,初步完成论文,制作ppt。 2014年5月1号~2014年5月30号,根据指导老师意见进一步完成论文,并对PPT做出相应修改,完善论文,准备答辩事宜。
4. 研究创新点
针对特定城市南京,从出租车的服务需求特性入手,结合南京市规划年限内的人口预测,找寻最佳出租车拥有量。并根据出租车系统对于服务网点的服务需求,考略到城市用地的可能性和功能的层次性等原则。提出将南京主城区出租车服务网点进行层次划分以及布局设置,划分成三个等级,即综合型服务区(一级服务网点),普通型服务区(二级服务网点),便利型服务区(三级服务网点)。定义各级服务网点的功能定位,明确了各级服务网点应配备的服务设施。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