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技术的城市空间扩展绩效评价——以常州市为例开题报告
2021-08-08 02:58:31
全文总字数:1035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1)探讨城镇用地与其交通用地、生态用地、经济效益的相互关系;2)发展一个快速评判城市空间扩展绩效的gis模型。
研究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城市空间扩展迅速。
大量城镇用地的增加,极大改变了中国传统城市的景观。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详见《文献综述附件》)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1)运用遥感数据,发展评判模型,快速确定常州市不同时间段的城市边界; 2)依据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分析近30年来常州市城市空间扩展过程; 3)运用gis技术,分析扩展过程中,常州市主要交通路网、生态用地、经济效益的发展,拟采用改进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方法,据此评判城市空间扩展的绩效。
研究计划: (1)2013.12.31~2014.2.15 论文选题,收集常州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数据,收集常州近20年来的城市规划遥感影像图,并完成开题报告; (2)2014.2.16~2014.4. 6 完成课题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设计的工作。
选择所需的改进模型,确定改进方法; (3)2014.4. 7~2014.5.26 开展具体研究工作,并按照《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试行)》撰写论文初稿; (4)2014.5.27~2014.6.05 论文修改、定稿,答辩。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在已有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等模型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结合常州市的现状,采用GIS的空间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城市空间扩展对生态、交通、经济三个方面产生的影响,发展一套适用于评价常州市城镇化现状的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模型,并做实例验证证明其可行性和适用性。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