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整治与制度创新研究开题报告
2021-08-08 02:58:24
全文总字数:1230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文旨在用新制度社会学关于制度变迁与创新的理论,通过实地调查泰兴市土地整治的现状,具体分析土地整治在主体的认知参与、动力与阻力、利益分配方面的情况。同时,引入新制度社会学的分析范式,在对泰兴市土地整治试验成果深入揭示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当前泰兴市农村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即在规制性、规范性、文化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农村土地整治的突破口在于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从农村土地制度不适应当前土地整治方面入手积极构建农村土地制度的理论新模型。这对解决当前农村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农民权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关于农村土地整治与制度创新在国内外同类研究概况
1.前言
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是统筹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根本途径,也是当前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服务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大举措。同时,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必须着力进行制度和机制创新,这也是将农村土地整治做大做强的突破口。研究土地问题不能脱离研究制度问题,前者要建立在对后者研究的基础之上,而土地制度贯穿了整个土地经济活动。近年来农村土地整治与土地制度之间的不适应越来越明显,一方面,我国农村土地制度过去最大的创新开始落后于现实,某些方面开始不适应当前的土地整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土地整治的持续发展与"三农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农民出现分化,不同类型的农民对土地的利益诉求也不同,无疑加剧了土地整治与土地制度创新的两难困境。因此,农村土地整治的突破口就在于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以新型的机制来推进土地整治的发展。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1)我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制度创新研究发展现状
(2)国内外农村土地整治与制度创新研究成果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关于现阶段我国农地整理制度创新的制约因素进行研究,农地整治制度创新不是一种脱离实际的理沦构造和理想化的设计方案,而是某个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同时对农地整治制度创新模式的构建也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