π共轭1,3,4-噁二唑分子的合成及表征开题报告
2021-08-08 02:53:48
全文总字数:458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3 ,4-噁二唑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它们在医药、农业上被广泛用于消炎、抗菌、麻醉、止痛、杀虫及调节植物生长等。而且,某些取代的噁二唑还是很好的荧光剂和闪烁剂。由噁二唑类化合物形成的配合物和聚合物拥有特殊的稳定性能,有些还具有荧光,且成膜性好,并具有良好的电子传输性能,可以制成极具应用前景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纤维及成膜材料。正是其广泛的应用前景,极大地促进了1 ,3 ,4-噁二唑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随着材料体系的发展,人们发现π-共轭材料的光电现象与分子间相互作用以及分子聚集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超分子化学的诸多概念逐渐被应用于有机功能材料的研究并不断融合,形成了一些新兴的交叉学科,如超分子电子学、有机小分子溶胶-凝胶学、化学或生物荧光传感等,拓宽了材料的应用领域。超分子科学作为有机π-共轭材料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课题将设计合成π-共轭型1,3,4-噁二唑衍生物,通过溶剂和π-π堆积作用对1,3,4-噁二唑衍生物分子堆砌结构的影响来研究其在溶液中的自组装方式。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自1962年M.S. Gibson 发表论文详尽论述了 1, 3, 4-噁二唑环合的反应机制以来, 1, 3 ,4-噁二唑衍生物的发展迅速。人们不断采用新方法合成具有各种新奇结构的1,3,4-噁二唑衍生物用于特定用途。1, 3, 4-噁二唑及其衍生物作为具有电子传输功能的发光材料,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含1, 3, 4-噁二唑环系的化合物有较强的电子亲和势,因而以电子为主要载流子。范薇等人合成了一种含联吡啶和噁二唑基团的新颖配合物Eu(DBM)3L(DBM为二苯甲酰甲烷;L为4,4,-对甲基苯基- 1,3,4-.噁二唑-2,2联吡啶),研究表明此配合物具有优良的电致发光性能。Acierno研究了一种新型的芳基醚-噁二唑高分子聚合物,该聚合物有很高的玻璃化温度和良好的溶解性,易成膜,随着聚合物薄膜的厚度增加,其紫外反射强度减小,发光强度增加,可作发蓝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材料。
1,3,4-噁二唑类化合物在农药、医药、材料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有可能成为今后化学、生物学和材料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相信今后人们还会发明新的方法、技术和采用新的试剂来合成更多结构新颖的噁二唑类化合物,并将其运用在更广泛的领域。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1.对甲基苯磺酰氯和二乙二醇单甲醚反应。
2.第一步产物与尼泊尔金乙酯生成对苯甲酸酯类,再和水合肼生成酰肼。
4. 研究创新点
1,3,4-噁二唑类化合物有很大的研发空间,对其构效关系进行分析总结,优化展开,可望获得更高应用价值,进而开发更多,更友好的1,3,4-噁二唑类化合物。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