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联二酰肼基团凝胶因子的合成与表征开题报告
2021-08-08 02:53:46
全文总字数:1167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人们对于有机小分子凝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于凝胶的应用感到越来越有兴趣,从而使得有机小分子凝胶也渐渐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且不断地有新的有机凝胶来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所以对凝胶的研究变得越来越有意义。
有机小分子凝胶(Low Molar-mass Organic Gel,LMOG)是一种典型的超分子软材料,它是低分子量有机小分子(称为凝胶因子)通过分子间氢键、范德华力、π-π作用、配位作用、偶极-偶极作用、亲、疏水作用等非共价键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自发地聚集、组装成能够固定溶剂的三维网络结构的一类材料。在有机凝胶体系中,有机凝胶的形成是由溶剂-凝胶因子和凝胶因子-凝胶因子这两种作用的结果,如果溶剂-凝胶因子作用越强则凝胶因子-凝胶因子作用就越弱,同时有机凝胶表现为弱的凝胶能力和和力学性质。然而,在凝胶体系中,溶剂性质不仅影响凝胶行为和凝胶性质,同时也影响凝胶的微观结构。因此,本课题将设计一种1,3,4-噁二唑衍生物的凝胶因子,研究凝胶行为与溶剂性质的关系。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861年开始对有机凝胶进行定义,1987年至今已经对有机小分子凝胶有了自己的独特概念和体系。通过特殊官能团的不同可以把有机小分子凝胶进行分类并进行研究其凝胶性质的影响也有了一定的体系。如今对凝胶性质的研究发现不仅是分子结构对有机小分子凝胶性质有影响外,还有溶剂性质也是一大影响因素。
通过有关研究可以表明溶剂对凝胶性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其宏观特性和微观性质两方面的影响。宏观特性主要表现在凝胶的折射率、密度、力学等方面,而微观性质主要表现在分子间作用力、溶剂化作用等方面。通过有关研究可以表明溶剂对凝胶性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其宏观特性和微观性质两方面的影响。宏观特性主要表现在凝胶的折射率、密度、力学等方面,目前通过溶剂参数(δd,δp,δh,ε,ET(30),δa)的方法研究。而微观性质主要表现在分子间作用力、溶剂化作用等方面,由Hirst报道用Kamlet-Taft 参数(α, β, π* 分别代表溶剂供给、接受氢键的能力、溶剂极性参数)来表征溶剂与凝胶剂之间相互作用,从而预测凝胶的稳定性。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1.以乙二醇单甲醚为原料,合成ffic物质,如下图。
2.实验过程中控制好温度、时间,通过水浴加热、磁力搅拌、分液
、减压蒸馏等操作,实现反应。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通过实验可以表征出有机小分子凝胶的性质,从而能够得到溶剂性质对有机小分子凝胶性质影响的完整体系,我们就可以清晰的知道如何合成某种特定性质的凝胶因子,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