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几丁质/壳聚糖复合凝胶制备及性能表征开题报告
2021-08-08 02:53:28
全文总字数:1883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从螃蟹壳虾壳等食品废弃物中纯化提取α-几丁质并在不同条件下制备几丁质与海藻酸钠混合凝胶,测定其基本性质。
目的是熟悉几丁质制备过程并筛选凝胶制备的条件,探索其基本性能。
几丁质是天然存在的最丰富的含氮结构性多糖,在生物功能、生物兼容及生物降解性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可望在食品工业、环境保护以及医药卫生等领域获得先端功能应用。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几丁质在自然界中的状态、结构和性质
几丁质又名甲壳素、甲壳质,其有效成分是几丁聚糖(壳聚糖)。在自然界中,几丁质存在于低等植物菌类、藻类的细胞,节肢动物虾、蟹、昆虫的外壳,高等植物的细胞壁等,是除纤维素以外的又一重要多糖。因几丁质的化学结构和植物纤维非常相似,故几丁质又称作动物性纤维。节肢动物的外壳中有35%的蛋白质、30%的钙和无机盐、剩下的就是35%甲壳质。在提取几丁质的加工工艺中,需要经过酸液及碱液的处理才能得到几丁质,而后再经脱乙酰化的处理才能得到具有生理活性的几丁聚糖(壳聚糖)。因此可以说,几丁质脱乙酰化的程度越高,其有效成分的浓度就越高,相对而言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也就越强。
几丁质在自然界中以蛋白多糖形式存在,是和多肽、钙质、色素等相结合的, 由于自然状态下的结构研究非常困难, 因此, 其制品都是失去了蛋白后的多糖部分。这种几丁质可视为纤维素的类似物, 相当于纤维素中c-2 上位置的羟基由乙酰氨基团置换。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以几丁质与壳聚糖为原料,按不同比例混合并测定不同比例条件下的性质。 1-2周,查资料,了解几丁质与壳聚糖基本特性及制备混合。 3-4周,基本掌握实验技能,根据文献提供的参数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 5-7周,几丁质的纯化,纳米几丁质分散液的制备。 7-10周,根据不同比例条件下几丁质与壳聚糖混合凝胶的制备,不断优化实验方案及条件,以得到不同配比吓得混合凝胶性能的表征。 11周, 撰写论文。 |
4. 研究创新点
纳米几丁质/壳聚糖复合凝胶制备测定不同比例下复合凝胶表征,更利于在生物功能、生物兼容及生物降解性,食品工业、环境保护以及医药卫生等领域的应用。 |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