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GL的三维地形可视化网络平台的研究与应用开题报告
2020-02-20 07:17:4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目的及意义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到现在,gis经历了五十多年的沉淀,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
人们生活因地理信息的发展而发生巨大变化,地理信息的利用率也越来越高,应用领域随之扩大。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社会对地理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当今时代中互联网行业正在高速发展,地理信息在当中更是起着重要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研究的基本内容及目标如下:
1.数据转换方案研究设计:
结合web实际情况对各种不同格式数据的存储空间大小进行研究分析,设计适合 webgl三维绘制的srtm dem数据处理转换方案,以便于有效减少地形数据的网络传输量。
2.地形模型的构建:
在webgl规范基础上,研究dem数据到网页三维空间的坐标映射方案,并以此设计地形模型的构建。
3.纹理制作:
利用传统dem数据渲染方法进行纹理的制作。
4.设计并分析系统:
设计并实现基于 html5和webgl的三维地形可视化应用系统,对系统各项交互性功能进行测试与分析,验证基于 html5和webgl技术实现地形可视化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结合web实际情况对各种不同格式数据的存储空间大小进行研究分析,设计适合 webgl三维绘制的srtm dem数据处理转换方案,以便于有效减少地形数据的网络传输量。
2.地形模型的构建:
在webgl规范基础上,研究dem数据到网页三维空间的坐标映射方案,并以此设计地形模型的构建。
3.纹理制作:
利用传统dem数据渲染方法进行纹理的制作。
4.设计并分析系统:
设计并实现基于 html5和webgl的三维地形可视化应用系统,对系统各项交互性功能进行测试与分析,验证基于 html5和webgl技术实现地形可视化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技术方案与措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2周,查阅文献,形成服务于选题的技术路线。
第3-5周,数据的收集、整理,数据处理转换方案及坐标映射方案的收集与探讨。
第5-14周,地形相关数据的转换,地形模型的构建,纹理的制作,基于webgl的系统分析、设计并实现,对生成的应用系统验证其实用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 王艺. 基于html5和webgl的三维地形可视化方法研究[d].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
[2] 刘爱华,韩勇,张小垒,陈戈,等. 基于webgl技术的网络三维可视化研究与实现[j].地理空间信息,2012, 10(5):79-8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最新文档
- 微博意见领袖与自媒体新闻的传播开题报告
- B2C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 基于DTN网络的南京地铁线路的快递投递系统的仿真分析开题报告
- 手动程控放大器开题报告
- 巨大芽孢杆菌细胞色素单加氧酶的高效表达及助溶剂对重组酶的影响开题报告
- 酥式生活——黄老五花生酥全国高校营销推广方案开题报告
- 地沟油国内现状调研及其有效检测方法的设计开题报告
- 不同光照处理对大樱桃苗木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开题报告
- 贝拉(Bella)卫生巾在2015年上海地区的营销策划案开题报告
- 广西马尾松不同起源下林分生长率模型探讨开题报告
- 杨树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观察开题报告
- 中国大陆恐怖电影创作模式探析开题报告
- 俗文化在农村户外广告中的应用开题报告
联系我们
加微信咨询

加QQ咨询

服务时间:09:00-23:50(周一至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