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普契尼咏叹调《我亲爱的爸爸》的情感处理与技巧分析开题报告
2022-09-11 21:00:1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亲爱的爸爸》是《贾尼·斯基基》中著名的一首咏叹调,其优美的旋律、深情的演唱使其受到了众多古典音乐迷的欢迎,成为许多著名歌唱家在音乐会上选择的曲目。歌曲描写了一位单纯、美丽的少女,为了自己向往的爱情,用歌唱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最终打动父亲的感人场景。充分显示出当时阶级社会下人们思想的顽固性,也显示出劳蕾塔对爱情的忠贞以及聪明机智。这首音乐作品的演唱极具抒情与戏剧性,对于演唱者的要求较高,不仅应该具备良好的演唱技巧,还应该具备较高的艺术表现力,本文从以下方面对《我亲爱的爸爸》这首咏叹调展开分析,希望能够对声乐爱好者的演唱起到一定的帮助。
解析《我亲爱的爸爸》的情感处理与技巧分析,是为了给该作品演唱,表演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引导,增加音乐学习者演唱歌剧唱段和艺术歌曲的理论学术沉淀。从歌曲的音乐调式调性,艺术创作表现手法,演唱方法技艺等不同角度进行深析,为演唱者在对作品理解,声音运用,情感处理,唱法技艺等方面都有认识和实践上的飞跃,从而帮助歌唱爱好者深入理解作品内容,准确表达作品思想,合理演绎情感情绪,使听众能对该作品演唱产生共鸣等提供有力的支持。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亲爱的爸爸》作品的背景,介绍作曲家普契尼的个人生平,作品的人物创作特点等,并结合作品分析《贾尼·斯基基》的创作背景。其次,对作品进行全面的分析,主要包括旋律歌词,曲式分析,人物形象以及作品要表达的真实意境三方面。最后也是本文的重点部分,结合作品的旋律、人物形象等对整首咏叹调的情感处理以及演唱技巧进行分析,包括声音技巧的应用、气息处理以及演唱情绪的转变。例如旋律中的各种八度大音程应怎么唱,怎样进行艺术处理,让声音能统一在一个位置并能打动观众。
借助本课题研究,深入实际探究与讨论,利用大学所学专业理论和查阅学习关联资料,提炼观点,搜集论据,完成毕业论文,同时不断丰富学识,提高艺术修养。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书籍,了解相关问题的理论基础;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收集资料,了解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根据老师意见修改完善论文。
一、作品背景(一)普契尼简介 (二)《我亲爱的爸爸》背景介绍
二、作品分析(一)旋律分析 (二)人物形象分析 (三)作品意境分析
4. 参考文献
[1]路洁. 关于普契尼歌剧作品中真实主义风格的文献综述[j]. 当代音乐,2017,(04):78-80 85.
[2]林海鹏. 普契尼歌剧的艺术价值争议——兼论19世纪欧洲歌剧审美变革[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6,(03):140-150 157.
[3]陈演. 普契尼歌剧咏叹调中“legato”的艺术分析——以男高音唱段为例[j]. 戏剧之家,2016,(12):70-71.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周(4.1—4.7)以论文为中心收集相关文献资料
第二周(4.8—4.14)整合资料写提纲
第三周至第五周(4.15—5.5)根据查找的数据和相关资料,进行深入详实的论文编写工作,对论文编写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研究其解决方案,推敲整合,并进行修改完善,准备论文中期检查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