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爱这土地》的情感处理与演唱技巧开题报告
2022-09-11 21:00:1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
《我爱这土地》一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2001年陆在易先生以该词创作了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
目的:
80年代初期,歌曲作家们带着摆脱禁锢的喜悦之情投入创作,深刻体会到"真情乃歌曲生命之所系.不管是歌颂祖国民族,还是赞美家乡,还是展现大自然之美,陆在易在20多年来写作艺术歌曲时正是坚持了这一创作观念,并认为:"写作品好比是说话,我真诚地说出心中最想说的话.以《我爱这土地》为例,这首作品就是基于对乡土的眷恋之情,对祖国诚挚的热爱之情,弘扬中华民族之精神,讴歌时代之风格等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和强烈历史使命感的题材内容.表达了对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哲理性思索,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大爱。
.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的内容有:作曲家陆在易先生生平与《我爱这土地的》的创作背景。对《我爱这土地》进行旋律与歌词、伴奏与旋律、曲式的分析,分析的内容主要是旋律走向与歌词有着怎样的关系,为什么伴奏与旋律要这样写。仔细阐述整首作品我们该怎样进行艺术处理,例如最高潮的“啊~~~~~”我们应该表达出怎样的情感,应做哪些艺术处理。这首作品需要用到的声乐演唱技巧,如该部作品的最高音在小字二组的a最低的音则是中央c怎样统一好音色,让声音统一在一个位置上是一个难点。
预期目标:希望能将自己需要研究的点研究完整,通过对该曲目的研究能进一步了解这首歌曲,为我今后的演唱提供帮助。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次我用的研究方法是:1、文献研究 2、自身演唱实践
步骤:先收集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在对该曲目进行深入分析(例如:曲式 调式 旋律 歌词 速度、力度记号 情感分析 等),最后进行演唱实践体验,写成论文。
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浅析陆在易歌曲《我爱这土地》的创作特点[j]. 段紫逸. 大众文艺. 2014(04)
2.浅论陆在易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的创作特色[j]. 颜佳玥. 文教资料. 2013(17)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周(4.1~4.7) 以论文为中心收集相关文献资料
第二周(4.8~4.14) 整合资料写提纲
第三周至第五周(4.15~5.5)根据查找的文献和相关资料进行深入详实的论文编写工作,对论文编写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研究其解决方案,推敲整合,并修改完善。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