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分析开题报告
2022-09-11 21:00:1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的背景:《热情奏鸣曲》作于1804年至1806年间,是贝多芬中期奏鸣曲创作中的代表性杰作,正是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时期。也是整个钢琴音乐史中占有最高峰的经典作品。它不仅是内在的感情狂澜和选材的紧凑使人震惊,而且是那些最富于表情的音乐手法把全部汹涌狂暴的因素完全置于了一目了然的形式里令人赞叹。《热情》以其生动而深刻的音乐形象,概括了十九世纪初期欧洲人民反对封建,反对侵略的英雄面貌。他的深刻、巨大的乐思和雄伟的形式在这一时期突出的表现出来,在贝多芬和其他的同类体裁作品中是非常罕见的。《热情》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充分地表现了成熟时期贝多芬的思想感情,表明了贝多芬对他生活的时代和社会有着复杂的体会及不满。十分明显,贝多芬最终还是感觉到了人民的力量和时代的前进步伐,以无比巨大的热情寄希望于新的未来。
目的:主要研究《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演奏中的技术特色,演奏规律、演奏中技术难点的解决等问题加以探讨。并结合其旋律、和声、结构及风格特点,对演奏中所采用的多种手法加以解析,力求为该钢琴曲的演奏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意义:通过研究《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技术、难点等问题的解决,体会这首作品所带来的,刚强意志所克服的狂澜般的情感,在古典式的、严整、纯洁的音乐形式里,音乐语汇朴素、简洁、精确。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将从贝多芬的生平以及奏鸣曲创作三阶段,《热情奏鸣曲》的创作背景,《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风格,和声曲式分析,表现手法及演奏技巧,进行论述和分析。
一、作者生平以及奏鸣曲创作三阶段的介绍和阐述,对贝多芬有大致初步的了解。
二、《热情奏鸣曲》的创作背景,以及《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音乐风格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文将综合运用谱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演奏研究法,来分析钢琴演奏《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技巧。
步骤:
4. 参考文献
1、[俄]根纳季·齐平著,董茉莉、焦东建译,《演奏者与技术》,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2、[美]乔治·考切维斯基著,朱迪译《钢琴演奏的艺术—一种科学的方法》,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版。
3、李嘉禄著,《钢琴表演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第1周 3月5日~3月10日 与指导教师见面,领取任务书
2、第2周 3月11日~3月17日 填写任务书,认真撰写开题报告。
3、第3周 3月18日~3月24日 查找,收集有关资料按照任务书完成任务。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