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找开题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浅析陕北民歌《兰花花》的创作特点及演唱处理开题报告

 2022-09-11 21:00:0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文章浅析陕北民歌《兰花花》的创作特点及演唱处理,作曲家王志信根据传统民歌《蓝花花》进行了改编。与原民歌相比,改编后的《蓝花花》,赋予了新的内容。扩大了歌曲篇幅,从曲调的结构、旋律的丰富、节奏的变化、调式的转换、音域的扩展、感情的表情力等等,都有了大幅度的发展,对原民歌更深刻地渲染和表现。成为一首完整的、具有深厚技术技巧的、更具艺术魅力的、有一定难度的艺术歌曲。

目的和意义:解析《兰花花》的艺术特征,是为了给该作品演唱、表演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引导,增加作者演唱歌剧唱段和艺术歌曲的理论学术积淀。对该作品的音乐艺术分析,主要从作品音乐调式调性,艺术创作表现手法,演唱方法技艺等不同角度进行探析,为演唱者在对作品理解、声音运用、情感处理、唱法技艺等方面都有认识和实践上的飞跃,从而帮助歌唱者高质量地完成毕业演唱诠释,更完美地展现作品的思想、精神、文化、艺术内涵,为歌唱爱好者深入理解作品内容,准确表达作品思想,合理演绎情感情绪,使听众能对该作品演唱产生共鸣等提供有力的支持。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文章浅析陕北民歌《兰花花》的创作特点及演唱处理,作曲家王志信根据传统民歌《蓝花花》进行了改编。与原民歌相比,改编后的《蓝花花》,赋予了新的内容。扩大了歌曲篇幅,从曲调的结构、旋律的丰富、节奏的变化、调式的转换、音域的扩展、感情的表情力等等,都有了大幅度的发展,对原民歌更深刻地渲染和表现。成为一首完整的、具有深厚技术技巧的、更具艺术魅力的、有一定难度的艺术歌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分析法:结合演出曲目,开展作品音乐和演唱表现研究,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演唱技法,分析演唱中的存在问题,通过练唱与合伴奏,克服唱法技术障碍,弥补演唱缺陷。结合实践案例,研究、分析、阐述自己的观点,确保论文的完成。

2、情境法:在演唱练习和舞台表演中,力求通过人物、角色、情感、音乐分析,构思特定场景、情境的想像创设,忠实地演绎、表现、塑造人物形象,做到情景交融,声情并茂,情真意切,充分发挥论文研究对演唱实践的指导与促进。3、文献法:对检索获取的文献资料、理论文章等进行归纳、整理、概括、学习、研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研究中重视运用理论恰当,研究方法正确,努力尝试以所学专业理论有的放矢地解决歌唱艺术实践难题。步骤:1、接受指导老师下达的任务书,设计完成开题报告,认真选好演唱曲目。2、搜集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文献和与演唱关联的音响资料,用其指导写作和练唱。3、着手开展学术研究,撰写论文初稿,认真练习演唱作品,注意合好伴奏。4、根据老师意见修改、完善论文,练习、解决演唱问题,圆满完成毕业实践工作。

4. 参考文献

【1】刘育林、常炜炜.陕北民歌与陕北方【J】中国音乐,2005,【2】修梅林.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3】杨民康.中国民歌舞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4】李萍.重视现代民族声乐理论的建设与发展【J】音乐研究所2006【5】肖常玮:中国民族音乐音乐概述【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袁东艳:《从同歌异常的分析简论中国民族声乐的模式构建》.黄忠.2002【7】赵振岭:《中国民族唱法漫谈》.世界文化.1996【8】杨曙光:《多位文化视野中的专业民族声乐教育》.中国音乐.2004【9】汪毓和:(2001)中国近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0】许讲真:(2000)民族声乐50年的光辉历程【J】中国音乐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第1周 3月5日——3月11日 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

2、第2-3周 3月12日——3月25日 学生根据任务书内容完成开题报告。

3、第4周 3月26日——4月1日 搜集文献资料及开展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