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找开题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论肖邦谐谑曲Op31No2的演奏开题报告

 2022-09-11 21:00:0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 肖邦,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肖邦一生写过很多作品,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其中谐谑曲也享誉闻名。谐谑曲原意为“戏谑”。这一体裁最早产生于十七世纪的意大利,它首先应用于世俗声乐作品。肖邦一生写了四首独立的钢琴谐谑曲,其中《谐谑曲op31no2》是奏鸣曲式的结构,最为有名所以也经常被人演奏。

目的:本课题以肖邦《谐谑曲op31no2》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寻肖邦作品的民族特色与投入的情感,更加了解肖邦和他的钢琴艺术的特色。通过各个层面的研究,对乐曲的创作背景进行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演奏学习经验对乐曲进行分析。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加深自己对钢琴艺术的理解,并提高自己在钢琴演奏方面的技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肖邦《谐谑曲op31 no2》是一首远近闻名的钢琴曲,这首曲子是奏鸣曲的体裁。肖邦一共写了四首谐谑曲,这一首最为著名,是唯一有谐谑性质的谐谑曲,所以经常被人演奏。本文将分为几个论点来写,分别研究肖邦的个人生平、肖邦作品主要介绍、谐谑曲的发展历程、谐谑曲op31no2的创作背景、曲式分析及其演奏技法难点等。最后,总结肖邦谐谑曲op31 no2在演奏和历史上的重要性,并通过前几部分的分述,尤其是第四部分谐谑曲op3 no2的演奏技法和难点论述来引出对于其他钢琴曲的演奏教学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浪漫主义的钢琴曲,为以后的钢琴教学添砖加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收集各种关于肖邦谐谑曲以及西方音乐史的书、音频、视频、文献资料等,最大限度的掌握相关资料,深入地进行思考,并且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全面地了解自己找寻的资料,概括出谐谑曲及其个人的创作背景,在写论文时打下基础。并且结合自身练习与演奏,了解和分析创作风格及影响,进一步为课题作出论证和论据。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及时与导师沟通,尽量使笔者的论文更加完善。 笔者主要使用了文献研究法:笔者将以中国知网为依托对文献进行搜索并下载进行研读;谱例分析法:笔者将以肖邦谐谑曲的谱例来对此的曲式结构以及演奏技法进行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何上峰.萧邦对谐谑曲体裁的贡献[j].中国音乐学,2005,(01)

[2]周薇. 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曹芹.试论肖邦谐谑曲的音乐创作特征[d].湖南师范大学,200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第1周3月5日~3月9日 与指导教师见面,领取任务书。

2、第2周3月12日~3月16日学生撰写完成论文开题报告。

3、第3-4周3月19日~3月23日搜集文献资料,撰写论文提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