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找开题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从《秋水长天》的艺术特色看声乐作品的歌唱演绎开题报告

 2022-09-11 21:00:0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秋水长天》这首作品初为著名歌手冯晓泉在1998年发行的个人专辑《秋水长天》中的一首同名歌曲。后来由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教师、声歌系钢琴伴奏教师、青年作曲家胡廷江作曲,宋小明作词,并由著名青年歌手常思思在2010年第十四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演唱再现,并在2011年“春天的芭蕾——常思思2011国家大剧院独唱音乐会”上再次演唱。该作品一经传唱,很快为大众熟悉和喜爱,并赢得了普遍的赞誉。

目的及意义:该歌曲用恢弘的笔法描绘了边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茫辽阔景色;歌曲起于舒缓而悠扬的曲调,仿佛是从悠远的西域传来的胡乐,在一段思乡怀远的抒情旋律之后,情绪转而激昂有力,有如进行曲般的力度,仿佛是在描绘战事的激烈;之后音乐转为高亢而抒情,完成了主题的升华和对歌曲内核精神的讴歌。通过对这首歌曲的词曲创作分析,解读蕴含作品之中的音乐特色和艺术性格,使其能够对该作品的演唱、研究有所助益,进而帮助演唱者在承继经典风格基础上实现演唱创新。本研究应通过作品分析,帮我们解析演唱技巧,提升处理质量,丰富演唱表现提供借鉴。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一、歌曲《秋水长天》的创作背景及音乐风格;

(一)作曲家及创作背景;

(二)歌曲《秋水长天》的音乐思想以及音乐风格;

二、歌曲《秋水长天》的曲式结构分析与音乐创作手法;

三、歌曲《秋水长天》的演唱技术要点与情感处理;

(一)演唱难点;

歌曲的结构和作品难度决定了演唱气息流动为技术难点;

唱腔以及咬字吐字需体现作品演唱风格、特点;

(二)演唱情感处理;

四、该作品的歌唱演绎及演唱表现得失。

预期目标:通过对该作品的分析,解析蕴含作品中的创作手法及艺术特色,使之能对歌者学习、演唱、研究作品提供有价值的帮助,并利用本课题研究形成开展同类研究的基本能力,探索作品演唱研究的思路、方法和途径。借助作品分析研究关联的演唱技巧和处理设计,为毕业音乐会演唱提供参考与借鉴。完成不少于5000字的毕业论文。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方法:1、运用文献法。提炼、整合、研究资料,构建论文的整体框架。

2、运用实践法。开展学习、演唱实践总结,梳理演唱练习和表现处理的方法。

步骤:1. 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检索、阅读、学习相关文献,掌握研究所需的资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李庆勋. 中国早期艺术歌曲经典之作--黄自声乐作品《思乡》解析[j]. 音乐创作(08):188-189.

[2]梁岷冬. 王志信的艺术歌曲《孟姜女》的艺术特色与演唱诠释[j]. 音乐创作,2010,(3):102-105.

[3]皮晓彩. 论民族声乐作品《渔舟唱晚》的艺术特色及演唱技巧[j]. 中国音乐,2005,(3):154-15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第1周 3月5日——3月11日 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

2、第2-3周 3月12日——3月25日 学生根据任务书内容完成开题报告。

3、第4周 3月26日——4月1日 搜集文献资料及开展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