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找开题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两位钢琴演奏家的情感表达和演奏方式异同 ——以贝多芬《悲怆奏鸣曲》为例开题报告

 2022-09-11 20:59:5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课题是在深入了解悲怆的创作背景以及贝多芬的创作环境后,从中外钢琴家的演奏风格入手,着重研究阿什肯那齐与李云迪对悲怆第二乐章的理解和演奏风格异同,并且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建议来说明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以及个人的理解对弹奏钢琴曲的重要性。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的第一部分从贝多芬的生平简介和音乐之路讲起,概括出贝多芬跌宕起伏的一生;第二部分分析悲怆的创作背景、情感抒发以及曲式曲调,从而进一步研究对弹奏该曲目的要求;第三部分对比阿什肯那齐与李云迪的演奏方式和情感表达,说明中外人文地貌及风土人情对钢琴家演奏钢琴曲的影响;最后一部分总结不同地区的文化、社会等因素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钢琴家对钢琴曲不同的理解和表达。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通过大量查阅相关的贝多芬创作的历史,对李云迪和阿什肯纳齐的钢琴视频研究以及对《悲怆第二乐章》分析的文献书籍、报刊杂志和网页,搜集资源信息,并结合自身的练习和实际演奏的情况,全方位的对此选题进行了解和分析。

步骤:1、选定课题,收集对自己毕业论文有关的文献资料。

通过比较分析,了解资料的质量高低,精粗优劣。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10.

[2] 李近朱.乐圣贝多芬[m].上海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3] 郑兴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指导教师申报课题,同时指定学生(截止至2022年11月30日)

2. 专业负责人审核课题(2022年12月1日—12月29日)

3. 教学院长审核发布选题即发布双选结果(2022年1月5日—2022年1月23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