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曲《渔舟唱晚》的创作特征与演奏研究开题报告
2022-09-11 20:59:4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古筝简单易学,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古筝。古筝曲中有一首著名的乐曲《渔舟唱晚》,《渔舟唱晚》是一首古曲,在古筝曲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古筝弹奏者必修曲目之一。这首乐曲的节奏感很强,具有强烈的快慢强弱对比,所展现的音乐形象和效果很鲜明。
研究目的:《渔舟唱晚》中运用了很多上下滑音、颤音等技巧,为了避免演奏者在弹奏时出现失误,同时缺乏对本乐曲意境的理解,为了帮助演奏者解决作品中出现的难易技巧,让演奏者更好的演奏《渔舟唱晚》
研究意义: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让阅读者了解《渔舟唱晚》的创作背景、主要技法与创作特征,体会到《渔舟唱晚》表现的意境,并在实际演奏中运用,得到提高,对美有一定的认识,并且使得审美能力得到升华。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渔舟唱晚》是娄树华以古曲《归去来》为素材发展而成,又说是金灼南根据山东传统筝曲《双板》等改编而成,我将研究乐曲的创作背景。其次根据乐曲的结构进行分析,揭示创作特征,从乐曲采用的各种技法,揉弦、上下滑音、八度抓与抹、抹托技法等,进行一一解释。还将结合音乐表演美学与自己在练习、演奏时的心得,还会涉及到触弦的轻巧,音色的处理,强弱关系,力度对比等方面的研究,分析乐曲所表达的意境,与大家分享如何将这些运用到实际演奏中。
预期目标:1、通过这篇论文,让自己与阅读者都能了解《渔舟唱晚》的创作背景、主要技法与创作特征。
2、通过研究《渔舟唱晚》相关内容与演奏技巧,提升自己的演奏技巧,也能让阅读本论文的人得到提升,对美有一定的认识,并且使得审美能力得到升华。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1、通过查阅相关《渔舟唱晚》的文献书籍、报刊杂志和网页,整理相关研究资料,为研究做准备。
2、结合自身的练习和实际演奏的情况,对《渔舟唱晚》进行分析。
3、通过分析不同版本的《渔舟唱晚》,比较不同版本创作的差异。
4. 参考文献
[1]张卉.赏析河南筝曲《渔舟唱晚》[j].艺术评鉴,2017(15):26-27 34.
[2]耿苡.古筝演绎之《渔舟唱晚》的意境和技巧[j].音乐时空,2014(24):86.
[3]王英睿.再议筝曲《渔舟唱晚》[j].中国音乐学,2012(03):94-96.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第1周 3月5日~3月9日 下达任务书
2、第2周 3月12日~3月16日 完成开题报告
3、第3周 3月19日~3月23日 论文写作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