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术歌曲的演唱思维解析门德尔松钢琴曲《无词歌》的“声乐化”特征开题报告
2022-09-11 20:59:4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
门德尔松是19世纪上半页的德国著名作曲家,他是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随着歌剧在各个国家持续的蓬勃发展,当时的作曲家创作了一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歌曲,作品强烈地张扬主观情感和个性特征。在艺术歌曲或多或少的影响下,由门德尔松首创的富有旋律性的钢琴小品《无词歌》应运而生。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随着现代音乐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艺术爱好者在表演《无词歌》时的风格也有了更为多样的表演形式,要想将门德尔松《无词歌》的音乐情绪升华到另外一个高度,必须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曲家独到的把艺术歌曲情绪融入到作品的创新思维。只有在此基础上进行得当的继承与创新,对作品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学习,了解门德尔松和他的《无词歌》在西方音乐史中重要地位,永垂史册的不朽价值,把作品与“声乐化”特点紧密的联系起来,找出《无词歌》中的包含的戏剧性和抒情性,以及与其他作曲大师艺术歌曲恰如其分的联系起来。
预期目标: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通过大量查阅相关的资料分析,结合自身在学习《无词歌》时的理解与感悟,论述此类钢琴作品的“声乐化”特征。
步骤:
4. 参考文献
1、《西方钢琴艺术史》作者:周薇
2、《门德尔松钢琴曲无词歌的织体研究》作者:胡佳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 1月7日--1月13日 指导老师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
2、第二阶段 1月14日--1月16日 专业负责人审核任务书。
3、第三阶段 1月17日--3月1日 搜集文献资料及预研究,完成开题报告及论文初稿写作。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