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曲《临安遗恨》的演奏技法及音乐表现之我见开题报告
2022-09-11 20:59:3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背景: 《临安遗恨》作为一首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优秀古筝创作作品,丰富了古筝的曲目,为我国民族乐器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借古筝特有的演奏技巧和音响效果,将民族性的音乐旋律与现代化的和声语言相结合,成功地描绘了一个民族英雄的伟大形象,充分展现了古筝对音乐的表现能力。本文将从演奏技法及音乐表现来浅析何占豪先生的这首乐曲——《临安遗恨》。
目的: 《临安遗恨》是何占豪先生根据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的事迹创作的一首协作曲。此曲不论是从音乐本身的结构还是从艺术表现形式来说,都对现代古筝乐曲创作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要演奏好这首乐曲,必须把演奏技法作为基础,将演奏者对乐曲表达的情感作为学习音乐内涵的要素,思考乐曲的人文精神,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演奏效果。
意义: 演奏者的演奏方法和对作品表达情感的理解,对呈现一首现代风格的古筝曲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研究技法和情感在古筝演奏中体现音色的重要性,达到音色优美,培养和训练对音色的感觉,运用技巧使古筝艺术表现得更完美,使古筝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保持成熟完美的艺术形态并有所发展,以《临安遗恨》为例,浅析古筝技法演奏和音乐表现对于一个古筝演奏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
研究内容: 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是作曲家何占豪于1992年在中软协奏曲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这首乐曲在音乐中融入了历史背景及人物剧情,以著名的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的事迹为题材,用《满江红》的曲调作为旋律素材,借古筝特有的演奏技巧和音响效果,将民族性的音乐旋律与现代化的和声语言相结合,将人物形象的旋律化塑造以及变奏主题与叙事性题材相结合,并采用独特的转调和创作布局,体现出深刻的艺术内涵和民族特色。这也要求演奏者在继承传统奏法的同时不断发展,才能将《临安遗恨》这样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更好的演绎出来。
预期目标: 通过对民族乐器之瑰宝——古筝的研究,了解演奏《临安遗恨》所需要的古筝演奏技巧把握。了解作品创作背景,领悟作者创作意图、掌握现代风格的古筝与钢琴二重奏中所体现的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流,以及如何发挥演奏技巧,为古筝的表演进行巧妙的润饰。能对现代风格的古筝作品有初步的了解与涉足。
|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3.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步骤 |
研究方法: 通过大量查阅相关的岳飞抗金事迹以及分析传统浙派筝曲特点的文献书籍、报刊杂志和网页,搜集资源信息,并结合自身的练习和实际演奏的情况,全方位的对此选题进行了解和分析。 步骤: 1、选定课题,以音乐作品作为论述对象,从实例出发,有逻辑、有条理地进行论述。在对文献进行学习和研究后,梳理资料内容,作为论述的理论基础结合自身对《临安遗恨》的理解与思考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和发挥,进行充分的准备。 2、论述内容时要注意充分重视学科本身和研究方法,要分层次进行逐步地分析与论述;研究方法要注意系统、科学,综合调查法、观察法、实证研究法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完成论文初稿。 3、应结合当代古筝演奏的基本要求,对本曲的演奏技法和音乐表现研究。此外,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应注意学校论文的要求,规范书写,参考指导老师的意见以及比较几版论文的优劣之处,并且不断的进行修饰与改进,从而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
|
4. 参考文献
4.本课题主要参考文献 |
[1] 赵毅. 古筝创作曲精选 [M].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 [2] 袁莎. 临安遗恨——袁莎珍藏古筝乐谱手稿[M]. 中国文联音响出版社. 2007 [3]姜宝海. 筝学散论[C]. 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5 [4]杨盟浏.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0 [5]龚延明. 岳飞评传[M].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6] 中央音乐学院编辑部. 怎样提高古筝演奏水平[C]. 华乐出版社. 2003 [7]王天一 王居野.古筝教学法 [M].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6 [8] 盛秧.浙派古筝[M].西冷印社. 2003 [9] 王国安. 现代和声与中国作品研究 [R].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10] 闫林红.筝的演奏技巧发展脉络[R].音乐研所. 1993 [11] 陆媛媛.传统古筝乐曲赏析[D].南京艺术学院. 2008
|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5.本课题的具体进度安排(包括序号、起迄日期、工作内容) |
1. 第一周 2月20日——3月1日 开题报告填写,指导教师提出修改 2. 第二周 3月1日——3月7日 提交开题报告 3. 第三周 3月8日——3月14日 论文写作 研究相关文献资料 4. 第四周 3月15日——3月21日 论文进行分段写作 5. 第五周 3月22日——3月28日 论文写作指导教师分段检查 6. 第六周 3月29日——4月4日 论文写作,丰富相关资料 7. 第七周 4月5日——4月11日 论文写作, 深入挖掘资料 8. 第八周 4月12日——4月18日 完成论文初稿,指导教师审阅 9. 第九周 4月19日——4月25日 中期检查, 根据教师意见修改论文 10.第十周 4月26日——5月2日 论文写作, 继续深入研究修改 11.第十一周 5月3日——5月9日 论文写作 ,继续深入研究修改 12.第十二周 5月10日——5月16日 论文完成二稿,指导教师审阅 13.第十三周 5月17日——5月23日 根据教师意见修改论文 14.第十四周 5月24日——5月30日 完成论文定稿 按照学校规定格式打印,装订论文 15.第十五周 5月31日——6月6日 论文定稿,指导教师评分 16.第十六周 6月7日——6月13日 论文定稿,评阅教师评分 17.第十七周 6月14日——6月20日 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
指导教师意见: |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