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1921年喀琅施塔得事件试析开题报告
2022-09-11 20:59:3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1921年的3月1号至3月18号,在苏联波罗的海海军舰队驻地喀琅施塔得,爆发了震惊俄共当局及全世界政坛的军事政变。以驻地水兵和工人为主要力量,政变后迅即成立了临时的革命组织,自命名为革命委员会,并发布了纲领性的革命文件。在同俄共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武装冲突后,政变遭到镇压。俄共当局也当即对外宣称:“这是一场在外部势力的支持下,由白卫军、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和无政府主义者等策划的,企图用武力推翻苏维埃政权的叛乱”。然而当下已经解密的档案材料显示,在这次事件中,俄共的对手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阶级敌人,而是由曾经支持十月革命的喀琅施塔得的水兵(穿着军服的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组成,是一场人民内部矛盾。这次叛变对于俄共乃至苏联之后长期的政治发展和经济政策的颁布施行影响极大,以至于在镇压这次的叛乱后,其三年多的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被新经济政策取代,革命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幻想被打破。但由于事件的特殊历史背景以及苏俄官方对政变的政治定性,使得这次事件的历史和真相一直扑朔迷离。直到1994年俄罗斯联邦总统令的颁布,才首次真正揭开了1921年事件的历史面纱。事实上,已经解密的档案材料显示,事变刚被平乱后,以列宁为首的俄共党人对此事件是有较为客观的认识和分析的,这次事件经常被当做是一次深刻的教训来警示内部领导层。但俄共为了维护的自身的政治形象,在主流媒体的宣传上对喀琅施塔得事件没有进行真实的历史报道,并从30年代起,喀琅施塔得被定性为“反革命叛乱”写进各类书籍以及材料中,相关事件的档案也是在严格的保密之中。50年代通行的苏联历史教科书对于喀琅施塔得事件的描述采取的都是官方的说法,都依然延循了苏联之前的官方说法。对喀琅施塔得事件的重新展开研究是从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出现的。这次事件档案的解密,使得世人真正了解了喀琅施塔得事件历史的方方面面,给探寻历史真相带来了很多支持深入研究的资料。另一方面,相对于俄国国内,俄国以外的研究虽然在档案解密之前研究资料很少,但是在依托俄国侨民的回忆录以及报刊等,往往能够跳出苏联的政治限制,能够触及到苏联学者无法触及的地方。受到研究资料匮乏的制约,我国国内的相关研究长期处于空白阶段,一些书籍采用的观点也大都是苏联官方的说法。近年来,随着苏联档案的公布,国内的研究也不再拘泥于之前的说法和观点,出现了一些相关研究,为本论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多已经问世的档案材料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的写作将在前任学者们的研究基础之上,将档案材料作为研究基础,通过叙述喀琅施塔得事件发生之前苏联国内战时共产主义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这一历史背景,此次事件发生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苏共在此次事件后的政策转变,还原事件的全貌。并希望在档案材料的阅读之中能够找到前任学者们未能发现的视角,进而得到新的观点和新的研究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法:苏联解密档案阅读法、对比分析法
二、本课题拟采用的步骤:对于目前搜集到的与论文相关的书籍资料,本人也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分析。
首先是俄罗斯的纳乌莫夫、科萨科夫斯基编并由任建华译的《1921年的喀琅施塔得》,以及由沈志华主编的《苏联历史档案选编》,通过对原始的一手解密档案的阅读与研究,希望能够更加接近历史真相;
4. 参考文献
[1] 《1921年的喀琅施塔得》,纳乌莫夫、科萨科夫斯基编,任建华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2]沈志华等,《苏联历史档案选编》[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3]朱小萍,《关于喀琅施塔得事件的学术史回顾和档案文献简介》[j].《历史教学问题》2001年6月。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2022年12月至2022年3月 老师指导学生确定论文选题,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2. 2022年2~3月 老师完成并下达任务书。
3. 2022年3月 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