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教师教育质量评价观念的研究——以苏州市为例开题报告
2022-09-11 20:59:1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对学前教育质量评价重视起来,并逐渐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幼儿园等级评估模式:即各级地方政府依据托幼机构分级分类标准来验收工作。但随着80后、90后父母占据主体幼儿家长群体后,更多的声音要求教育质量评价的多元化。
庞丽娟(2012)指出,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学前教育多年被边缘化,在一些地区甚至被忽略、被“社会化”,在现行的国家教育政策层面,对学前教育存在着许多重要的政策盲区。特别是以下方面,急需从高位入手,顶层设计,从根本上突破。大面积的政策空白、政策缺失使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面临瓶颈,学前教育质量评估方面的政策也急需填补空白,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制度。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梳理相关文献,对我国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发展以及相关政策进行阐述,对比国外的教育评价体系,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提出现有问题。
2、编制出幼儿教师对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观念的调查问卷,运用相关法分析教师对教育质量评价的看法,进而了解在职教师对教育质量评价的深层观念,
3、制定“苏州市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现状调查”教师访谈提纲,深入了解幼儿园教师对教育质量评价的态度,以及在进行教育评价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或感想。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本研究在写作之前将查阅大量的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学前教育评价方面的书籍以及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有关的期刊学术论文.硕士论文,认真解读了国家颁布的有关幼儿园教育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各地方政府颁布的幼儿园分级分类评价标准。
(2)访谈法。本研究访谈的对象是苏州市各幼儿园园长、教师(随机抽取苏州市不同区的3-5所幼儿园对其进行访谈)。
4. 参考文献
[1]陈沁.日本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政策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5.
[2]陈亚庆.近十年英国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政策研究[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15.
[3]丁静.家长视角下的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2.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2022学年第一期第10-16周,教师指导学生搜集相关研究资料、确定选题。
(2)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1周,教师完成并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
(3)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2-4周,学生按任务书要求,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