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找开题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译码能力与数量表征能力的关系探索开题报告

 2022-09-11 20:59:1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数量表征是数字认知领域的核心问题。brysbaert于2004年从动态的角度分析数量表征的含义,是指个体头脑内部对数量刺激的解释、表达与操作过程。其中,个体不需要依赖符号知识对视觉、听觉或跨通道呈现的实物或实物记号的数量刺激进行表达和运算的过程称为非符号数量表征,常通过点集比较任务、点集加减法任务等考察;而依赖于符号知识对数字和数词等形式的数量进行表征,称为符号数量表征,常用数字比较任务等测查。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wisc-cr)中的加工速度分量表中有一个分测验——译码(coding,cd)。加工速度考察的是被试处理简单而有规律信息的速度、记录的速度和准确度、注意力、书写能力等,日常的学习生活往往要求个体有处理简单常规信息的能力,也要有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考虑到译码分测验的内容与功能是要求被试按照所给的样例,把符号填入相应的数字下面或图形中间,即该测验主要考察的是被试的短时记忆能力、视觉动作的协调和心理操作的速度,因此可以据此假设在对数字加工的过程中,其数量表征是受制于译码能力的。

研究目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的是译码能力与数量表征的关系。数量表征,是指个体头脑内部对数量刺激的解释、表达与操作过程。本文主要考察非符号数量和符号数字的数量表征是否存在特异性,也就是验证数量表征的符号效应和距离效应。同时还要检验数量表征需要译码能力的参与,探究译码能力与数量表征的线性关系是否显著。

预期目标:

(1)明确数量表征的含义,界定译码能力的操作定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实验法

步骤:

(1)发现并提出问题;

(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booth,j.l., siegler,r. s. numerical magnitude representations influence arithmetic learning[j]. child development,2008(79):1016-1031.

[2] bucldey,p. b., gillman, c. b. comparisons of digits and dot pauerns[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1974(103):1131-1136.

[3] brysbaert,m. number recognition in different formats. in: campbell,j. i. d.(ed.),handbook of mathematical cognition (pp. 23-42) [m]. new york,ny:psychology press,200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10-7 ~ 2022-10-27: 查资料,选方向,了解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2、2022-10-28 ~ 2022-12-22:确定论文题目,接受毕业论文任务书,查阅资料,了解学术信息。

3、2022-02-17 ~ 2022-03-18:搜集有关本课题的文献资料,进行研读、梳理,完成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