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压力知觉、希望与情感幸福感的关系开题报告
2022-09-11 20:59: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人格发展、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人生课题,如大学生活的适应、专业知识的学习、交友恋爱、求职择业等。但由于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复杂的自身和社会问题,往往容易导致大学生强烈的心理冲突,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产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当前,大学生成为我国社会的高压力群体。
压力知觉是对压力的知觉评估过程,个体经过知觉的评估过程,赋予刺激事件以一定的意义,才能评定一个生活事件是否对自身造成压力,所以,压力知觉是包含了个体所知觉到此事件对于个人的威胁及意义的一种认知评估,表现为身心不适和紧张,代表了个体的一种失控和紧张状态。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1)查阅至少10篇中外文献,了解大学生压力知觉、希望和情感幸福感的相关概念和研究现状。
(2)构思研究思路,提出论文框架。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问卷调查
4. 参考文献
[1]杨鲁静.品格优势的评估及其在心理临床中的应用[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胡金凤 , 郑雪 , 孙娜娜 . 压力对“蚁族”群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希望的调节作用[j] . 心理发展与教育 , 2011.27(3):313-318.
[3]肖倩, 吕厚超, 华生旭. 希望和乐观─两种未来指向的积极预期[j], 心理科学, 2013: 36(6), 1504-1509.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10-16周,检索文献资料,开始选题,了解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确定论文题目。
(2)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1周,接受毕业论文任务书,查阅资料,了解学术信息。
(3)2022-2022学年第二学期第2-4周,设计研究课题,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