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杀人犯的心理探析开题报告
2022-09-11 20:58:5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当今社会,尤其是国内对连环杀人案件的报道和解析不甚完善。
研究目的:揭开杀手的犯罪心理路程,了解到人性的黑暗面,学会如何避免成为受害者。
研究意义:走进犯罪史的这一部分,直面这些丛林中的猛兽,并再次审视我们自己和我们生存的这个社会。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首先,明确连环杀人犯的定义及对其进行心理分析的理论种类和来源;
其次,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各流派的理论来分析连环杀人犯的作案前、作案时及之后的心理状态;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步骤:收集文献和案例,进行案例分析,撰写主题,进行总结
4. 参考文献
[1]赵桂芬. 性侵害或施虐系列杀人犯罪人特征分析[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92-96.
[2]兰建芹.浅析犯罪案件报道对连环犯罪心理的影响与媒体伦理责任[j].新闻传播,2013,(12):200-201.
[3]傅彩云,刘婧.马加爵杀人心理动因分析与反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1):62-64. doi:10.3969/j.issn.1671-0916.2004.11.019.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17-10-7~ 2017-10-27:检索文献资料,开始选题,了解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2)2017-10-28~ 2017-12-22:确定论文题目,接受毕业论文任务书,查阅资料,了解学术信息。
(3)2018-02-17~ 2018-03-16:设计研究课题,完成开题报告。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