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完美主义、成就目标定向与自我妨碍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2-09-11 20:58:5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frost等认为完美主义(perpectionism)是伴随着过度自我批评的自我评价而对工作设置过高的标准,凡事力求尽善尽美,却又怀疑自己完成工作的能力。在我国,经历过中考、高考等考试进入大学的学生往往会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不同程度地追求完美,因而出现了完美主义的行为成分,如仔细检查、拖延、反复思考等,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大学生涯中 ,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关键的因素是目标。成就目标定向即学生从事学业任务的原因,解释自己学习的意义。成就目标理论的核心是成就行为的特征是发展能力还是证明能力,据此把学生在校从事学业任务的目标分为两类:掌握目标和成绩目标。掌握目标定向关注于学习任务本身和发展个体能力;成绩目标定向关注于证明相对于他人而言的个体能力。
自我妨碍是在成就情境中,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任何能够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动和选择。自我妨碍有行为式自我妨碍(如拖延、不努力等)和自我报告式自我妨碍(如过分夸大成功中存在的障碍、考试焦虑等)。尽管自我妨碍在特殊的情况下对保护自我价值有一定的帮助,但从长远来看对大学生的成绩和幸福感会有影响 ,是一种非适应的策略。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研究的是大学生完美主义、成就目标定向、自我妨碍之间的关系。
预期目标:
(1)运用问卷调查法,探究大学生完美主义、成就目标定向、自我妨碍之间的关系。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
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4. 参考文献
[1]侯晓娟. 某中学高中生学业自我妨碍现状及干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
[2]苏晶. 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妨碍的关系:失败恐惧的中介作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3]王玲玲. 青少年成就目标定向对学习倦怠的影响:自我妨碍的中介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6.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17-12-7~ 2017-12-27:检索文献资料,开始选题,了解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2)2017-10-28~ 2017-12-31:确定论文题目,接受毕业论文任务书,查阅资料,了解学术信息。
(3)2018-01-01~ 2018-03-16:设计研究课题,完成开题报告。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