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策略类型对样例学习影响的眼动研究开题报告
2022-09-11 20:58:4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样例是一种教学,样例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研习模仿样例而习得专家的问题解决方法,相比较于从做中学,从例中学有更好的迁移效果,学习所需时间也更少,可以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
样例学习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典型代表是布鲁纳等人1956年对人工概念形成的研究。到了70年代,认知取向的教育研究者将研究的切入点转向对专家与新手的研究。有研究发现专家与新手在解决问题上的主要差异在于专家头脑中储存了许多问题类型,在他们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时,能很快将其归为某类问题并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因此之后开始有更多的研究者开始研究新手如何习得这类问题,但当时的主要思想是问题解决的练习是主要影响因素。在进一步的研究很快发现,配有样例的问题解决练习要比单纯的问题解决练习更能提高问题解决技能,这说明样例在学习中有更大的作用。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的是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自下而上的加工、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对于个体样例学习的影响,该实验借助眼动仪设备记录被试在样例学习过程中的的眼动轨迹特征,从而达到研究的目的。被试是苏州科技大学音乐学院120名师范生,在样例学习中是否对领域知识进行解释、是否有标记作为实验的自变量,实验中根据后测成绩和眼动指标(眼跳距离、兴趣区的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来分析其对样例学习效果的影响。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实验法
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
(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4. 参考文献
[1]杜雪娇,张奇.(2016).样例设计及呈现方式对学习代数运算规则的促进,心理学报,48,1445-1454.
[2]王小明.(2007).国外有关样例学习的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1,48-51.
[3]邢强,莫雷.(2002).样例的子目标编码对新问题解决中远离运用的作用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4, 55-59.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17-12-01~ 2017-12-28: 查资料,选方向,了解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2、2017-12-28~ 2018-01-28:确定论文题目,接受毕业论文任务书,查阅资料,了解学术信息。
3、2018-01-28~ 2022-03-10:搜集有关本课题的文献资料,进行研读、梳理,完成开题报告。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