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格特质对情绪记忆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2-09-11 20:58:3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情绪记忆是情绪和记忆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对个体的成长、行为、知觉、信念、目标,甚至自我和心理健康状况都有很大相关性。有关情绪记忆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ribot,ribot于1894年提出了情绪记忆,由于受到主流心理学流派的排挤,情绪记忆的研究一直停滞不前,直至伴随热认知研究的兴起,情绪记忆研究才重新焕发生机,受到了心理学研究者的普遍关注。
在钱国英和姜媛的《情绪记忆的理论述评》中,他们将情绪记忆界定为情绪记忆,指对情绪信息(或者情绪状态下中性刺激)的编码、存储,并在一定情况下进行检索和提取的过程,情绪信息包括情绪的主观体验、情绪的生理和行为反应以及情绪刺激。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的是人格维度对情绪记忆偏好的影响。情绪记忆,指对情绪信息(或者情绪状态下中性刺激)的编码、存储,并在一定情况下进行检索和提取的过程,情绪信息包括情绪的主观体验、情绪的生理和行为反应以及情绪刺激。本次调查旨在研究人格特质对情绪记忆偏好的影响做一探讨,分析向-稳定”“外向--不稳定”“内向-稳定”“内向--不稳定”四种人格维度的学生在情绪记忆偏好性性的差异性,并且分析不同人格维度的大学生在各实验条件下对情绪记忆偏好性的影响在统计学上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预期目标:(1)界定和情绪记忆记忆的操作定义。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实验法
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
(2)手机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4. 参考文献
[1]quas j, robynfivush. emotion and memory in development[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2]钱国英, 杨治良, 秦金亮. 情绪记忆的注意依存性[j]. 心理科学, 2010(4):797-799.
[3]钱国英, 杨治良. 情绪记忆的遗忘特点[j]. 心理科学, 2010(3):537-539.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12-7 ~2022-12-27:检索文献资料,开始选题,了解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2)2022-12-28~2022-12-31:确定论文题目,接受毕业论文任务书,查阅资料,了解学术信息。
(3)2022-01-01 ~2022-03-16:设计研究课题,完成开题报告。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