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找开题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从鲁迅的作品看其儿童教育观开题报告

 2022-09-11 20:58:3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背景

现今,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早送去补习班;同时部分幼儿教师体罚、虐待儿童的新闻层出不穷,这些使我们感到了儿童面临的种种困境和险境。从儿童观的角度来考量,很多家长是缺乏正确的儿童观的,他们的有些行为并不能有效促进幼儿成长;而那些做出体罚、虐待行为的教师则没有能够很好的贯彻落实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也没有起到保护儿童生命、促进儿童发展的作用。

关于儿童观的说法,也经历了时代和阶级的变迁,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阶级统治阶段都有不同的占主导地位的儿童观:中世纪封建主义的儿童观是“奴才观”及反映“奴才观”的“原罪观”;近代大工业兴起下的资本主义的儿童观是“工具观”,同时也出现了要求社会进步利益与民主的“人性观”;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时期的儿童观是“主人观”,是更民主、更科学、更进步的儿童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1、梳理国内外关于儿童教育观的现状。

2、以鲁迅的作品中的儿童形象为切入点,探索其塑造意义。将儿童形象分成一是以双喜、少年闰土、阿发为代表的天真活泼、真诚善良类的儿童,二是麻木不仁的儿童,三是从小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我”迅哥儿,四是具有象征意味的儿童形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通过对鲁迅的著作(主要来自一九八一年《鲁迅全集》),以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探寻鲁迅的儿童教育观,为儿童教育引入新的教育思想,推动儿童教育理论与实践进一步向前发展。本研究在文献法的指导下,首先,从《鲁迅全集》等相关文本中,探寻不同的儿童形象塑造及其缘由,再结合当下的儿童教育实践,探讨鲁迅的儿童教育观给当代儿童教育带来的启示,分析鲁迅儿童教育观的当代价值。

历史分析法:鲁迅是时代哺育的巨人,其儿童教育观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历史时代,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结合鲁迅所处的时代背景去研究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有助于我们今人去理解鲁迅在他的时代中所形成的儿童生命教育思想,并提醒我们在借鉴鲁迅儿童生命教育思想的同时不忘考虑历史性。本研究将历史分析法的运用贯穿始终,时时不忘将鲁迅所提出的儿童生命教育思想放回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去进行考察研究,以期在古今对比中找出其主张对我们当下儿童教育的指导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

[2]姜彩燕.鲁迅的自然教育思想——兼与卢梭比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68-73.

[3]王吉鹏,秦岭.《朝花夕拾》的文献价值[j].鲁迅研究月刊,1996(4):50-5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10-01 ~ 2022-01-01:教师指导学生选题,搜集相关研究资料。

(2)2022-01-02~ 2022-01-22:教师完成并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

(3)2022-01-23 ~ 2022-03-03: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写出论文撰写提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