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找开题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职场欺凌对新入职员工离职意愿的影响: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开题报告

 2022-09-11 20:58:1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欺凌行为在当今社会各领域均是人们十分关注的负能量现象,欺凌行为是指加害者对被害者进行的经常性的或者持续一段时间的包括肢体,言语或非言语性伤害的恶意行为。

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研究关注的重点都放在自我保护及防御能力低下的青少年身上也就是校园欺凌的现象上,而像其他领域如职场得到的关注则相对较少,这也是本调查研究职场欺凌的原因之一。

另外,新入职员工对其正面对的公司氛围及同事相处情况均不熟悉,在这种情况下他是否会受到职场欺凌还是个未知数,是什么让其受到职场欺凌,是什么让该环境的职场欺凌愈演愈烈还有组织认同在两者之间的作用是积极或消极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方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针对职场欺凌对新入职员工离职意愿的影响做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试图发掘职场欺凌与新入职员工的离职意愿之间的联系及组织认同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为企业管理及员工发展提供参考及指导性建议。

自变量:是否遭受职场欺凌及遭受程度;因变量:新入职员工离职意愿强弱;中介变量:组织认同程度。

研究假设:1、职场欺凌使新入职员工离职意愿变强;2、组织认同在职场欺凌和新入职员工离职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步骤: (1)发现并提出问题; (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文献资料; (3)划分维度设计问卷; (4)发放问卷收集数据; (5)分析数据,研究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6)得出结论并针对结果提出可行性建议。

4. 参考文献

[1]泰戈,时勘.工作场所中欺负问题的研究现状[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2):335-339[2]Chappell D,Martino V.Violence at work.3rd Edition.Geneva:ILO(Interm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2006.[3]滕玉成,徐关众.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调查分析[J].Veg Science,1991,2:35-46[4]聂光辉.工作场合欺负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09.[5]陈伟那.企业员工职场欺负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广东:暨南大学,2009.[6]付美云,乐国安,马华维.职场欺负研究的整合模型[J].心里科学进展,2013,21(10):1-11[7]王沛,陈淑娟.组织心理所有权与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的关系[J].产业与技术论坛,2010,9(10):125-126[8]桂燕.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工作态度的影响研究[D].江西:华东交通,2009.[9]刘俊飞.企业员工工作场所欺负与职业倦怠关系的实证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2010.[10]Rayner C.The incidence of workplace bullying[J].Journal of Community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1997,7:173-56[11]李永鑫,聂光辉.工作场所欺负的风险因素及消极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289-212[12]王彦斌.管理中的组织认同—理论建构及对转型期中国国有企业的实证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3]韩雪松.影响员工组织认同的组织识别特征因素及作用研究[D].四川:四川大学,2007.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12-26 ~ 2022-01-09:检索文献资料,开始选题,了解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2)2022-01-09~ 2022-03-10:确定论文题目,接受毕业论文任务书,查阅资料,了解学术信息。

(3)2022-03-10 ~ 2022-03-24:设计研究课题,完成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