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找开题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先导音乐、人格特质对大学生工作记忆效果的影响开题报告

 2022-09-11 20:58:1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工作记忆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性加工和储存的综合能力,工作记忆同时又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性加工和储存的系统。在有关成年人认知发展的研究中,证明工作记忆能力随增龄明显减小,具有明显的年龄敏感性和个体差异性。因此,已认为工作记忆是评价基本认知能力年龄和个体差异的一项重要而敏感的指标。因此本研究选取被试为大学生,年龄跨度在19~22岁之间,尽量减少年龄带来的个体差异。

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是有区别的,短时记忆只是对信息进行短暂的储存,而工作记忆对信息不但要进行短时储存,而且还要进行暂时性加工。baddeley 在大量实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作记忆的认知结构模型,将工作记忆系统分为3个成分,即“中央执行成分”和两个缓冲区 ──“语音回路”和“视觉空间模板”。人作为一种加工系统,把接受到的外界信息经过模式识别加工处理而放入长时记忆。以后人在进行认知活动时,由于需要,长时记忆中的某些信息被调出来,这些信息便处于活动状态。它们只是暂时得到使用,用过后再返回长时记忆中。 信息处于这种活动的状态,就叫工作记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的是先导音乐对大学生工作记忆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人格特质与工作记忆效果的关系。本研究将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探讨人格特质与工作记忆效果的关系,以及探讨不同条件先导音乐下被试工作记忆效果之间的差异。

预期目标:(1)运用实验法,探究不同先导音乐条件下,工作记忆效果在统计学上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并给出研究结论。

(2)通过艾森克人格问卷与实验交叉分析,探究人格特质与工作记忆效果之间的关系。

(3)分析研究结论,进一步提出建议及展望。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实验法、问卷法

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

(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宋宏珂. n-back范式的演变与应用[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s1):81-82.

[2]孙长安, 韦洪涛, 岳丽娟. 音乐对工作记忆影响及机制的erp研究[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3,11(2):195-199.

[3]那丽. 欣赏不同类型音乐对大学生情绪影响的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 26(1):31-3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3-10~2022-3-24:文献查阅并撰写开题报告

2、2022-3-25~2022-3-30:提交开题报告

3、2022-3-31~2022-5-4:论文初稿完成

4、2022-5-5~2022-5-18:论文二稿完成

5、2022-5-19~2022-6-1:论文定稿

6、2022-6-2~2022-6-12:准备论文答辩

7、2022-6-13~2022-6-20:论文答辩,成绩评定

8、2022-6-21~2022-6-29:成绩录入资料归档

9、2022-6-30~2022-7-13:对论文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