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找开题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与气质类型、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开题报告

 2022-09-11 20:58:0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现如今网络发展迅速,各种网络通讯工具、交友软件等层出不穷,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隐藏了巨大的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络暴力行为出现在新闻报导中,甚至有人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网络暴力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还较有限,值得我们去探讨。

过去几年,网络欺负行为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国外研究者对此也做了一系列研究,但更多的针对的是内部因素,然而引发网络欺负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性。从外部条件来说,家庭是一个人最先接触到的社会环境,在人的成长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人的自身出发,一个人的气质类型也会对现实行为产生影响。

因此本论文主要通过研究大学生的气质类型、家庭教养方式两个方面与网络欺负行为之间的关系来探索减少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的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围绕“网络欺负行为”展开。论文主要采用陈会昌六十气质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erdur和kavsut编制的网络欺负量表三种问卷对大学生进行调查,收集问卷、整理数据后,利用spss将气质类型和家庭教养方式两个因素分别与网络欺负行为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结果,从而通过结果对减少网络欺负行为的方法进行讨论。

通过论证研究,希望能够完成以下假设:

假设一:网络欺负行为在大学生中存在且在男女性别上有显著差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论文主要采用问卷法,采用spss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论文主要采用陈会昌六十气质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Erdur和Kavsut编制的网络欺负量表三种问卷对大学生进行调查,收集问卷、整理数据后,利用spss将气质类型和家庭教养方式两个因素分别与网络欺负行为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结果,从而通过结果对减少网络欺负行为的方法进行讨论。

本论文的研究主体为大学生,研究步骤分为:(1)发现并提出问题;(2)与网络欺负行为相关的文献;(3)提出假设;(4)问卷调查并记录数据;(5)分析数据;(6)做出结果与结论。

4. 参考文献

[1]刘慧瀛、何季霖、胡悦、王婉、李恒涛.大学生网络欺负与心理症状、网络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7(12):1000-6729

[2]胡阳.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道德脱离与网络欺负行为的关系[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14

[3]王蕊.网络“人肉搜索”行为背后的心理成因[d].吉林:吉林大学,200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第10周,启动毕业论文工作。

2、第11-12周,师生见面,明确毕业论文工作流程。

3、第13—18周(截至12月28号),确定并录入论文题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