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的链接状态路由协议的研究与实现开题报告
2022-11-01 10:26:5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is-is,即中间系统(intermediate system)到中间系统的域内路由信息交换协议,它最初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它的无连接网络协议设计的一种动态路由协议。
为了提供对ip的路由支持,ietf对is-is进行了扩充和修改,使它能够同时应用在tcp/ip和osi环境中,称为集成化is-is。
is-is属于内部网关协议(igp),是一种链路状态协议,使用最短路径优先算法进行路由计算。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相对于应用面广的ospf协议而言,isis协议使用较少,对于isis支持的clnp环境不太熟悉,需要学习掌握。
isis的建立邻接关系和报文封装方式均与ospf不同。
我需要区分isis和ospf之间的区别,避免实验操作时的差错。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每当人们提到链路状态协议和ip协议的术语时,大多数人会立即想到0spf协议。
一些人会说: 哦,是的,也有is-is协议,但是用得不多。
只有少数人会认真地考虑使用集成的is-is协议替代0spf协议。
4. 研究方案
了解isis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内容和特性。
熟悉isis的作业过程,在不同的环境下能够使得isis的邻居路由器之间可以互相访问等,在一定的条件下模拟实际的公司环境中的isis协议的应用。
1.软件进行搭建实验; 2.完成毕业论文,毕业答辩和ppt演示。
5. 工作计划
1.理解毕设任务书(了解课题背景,工作内容要求),完成开题报告和外文翻译(16年2月19日-3月4日)2.进行需求分析和模块设计,对于论文题目的目标、意义及现状进行撰写。
(16年3月4日-3月15日)3.进行中期检查,请教指导老师,关于论文中的不足和缺点进行分析,对于论文进行合理调整修改。
(16年3月15日-4月3日)4.基本完成论文的核心部分,开始最后检查,准备进行论文的答辩分析。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