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找开题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浅谈信用违约互换在国内商业银行贷款中的应用开题报告

 2022-10-29 20:27:4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全球金融自由化的兴起,金融衍生工具发展日益多样化,银行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强,金融市场陷入动荡,其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世界经济危机频频发生,金融危机蔓延速度很快大并且可以放大风险,对我国的经济安全产生巨大威胁,信用风险对金融机构以及经济实体产生重大威胁。

2013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出现了许多违约事件,其中包括国企。为了给促进这些高收益债券的流动性和转移我国金融机构信用风险,提高我国金融机构风险抵御能力,2016年9月23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了《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规则》及配套业务指引文件,首次在国内推出了信用违约互换。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就是信用风险。银行可以通过运用信用违约互换将信用风险分散转移出来,这和传统的银行管理风险的方法形成对比。

但是我国银行对信用违约互换产品仍然较为陌生,许多制度仍需完善,而信用违约互换交易复杂,风险高度关联,一旦发生违约容易造成恐慌,尽管如此,但本文认为,cds本身并不是只有弊端而无用处,或者弊端大于优点,如何有效地利用才是关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

1、信用违约互换应用于商业银行贷款理论基础;

2、信用违约互换定价体系,包括简约模型和结构化模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信用违约互换的运用在国外的市场上发展的较为成熟,理论上的研究实践也很详细透彻。其中包括对于信用违约互换的详细定义,支付条件,交易过程以及运作机理的研究分析。meng l, gwilym o a(2007)在研究信用违约互换交易的特征提出信用违约互换,相当于期权,因为期权的特点是买方只有权利,而卖方只有义务没有权利,所以一旦发生违约事件,买方就可以要求履行信用风险转移,权利和义务是不对称的,当然需要付出期权费用做为补偿,信用违约互换也是如此。

stulz(2010)在研究信用违约互换和信用风险时提出,能有效转移分散信用风险的信用违约互换,拥有高流动性,交高易效率、低交易成本等优点,并且有标准化的特点,这使交易商可快速实现大规模的交易。但是由于该产品关联性较强,一旦发生违约容易造成连锁反应,这就容易扩大风险,所以信用违约互换的监管很重要。

jonathan battenetal(2012)提出信用违约互换作为保护买家出现的,定期支付固定费用作为保护费,卖家则承诺在某一特定信用违约事件发生时支付一定金额,但该事件很难确定cds的应用。他认为,支付应该出现信用违约事件,如破产、降级、付款等。信用违约互换合同条件必须具备买方套期保值需求和交易对手风险交换两个方面,这也决定了信用违约互换具有套期保值的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1) 对信用违约互换的运作机理的分析;

2) 以现金流分析为基础分析其定价问题,并对互换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3) 分析CDS应用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第一部分:绪论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

第三部分:信用违约互换应用于商业银行贷款理论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