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双十一”网购体验构成要素及其模型研究开题报告
2022-10-28 10:03:2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双十一即指每年的 11 月 11 日,由于日期特殊,因此又被称为光棍节。
最初被大型的电商网站作为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的日子,现已演变成双十一购物狂欢节。
与这一节日所对应的是,与其他时间的在线购物相比,消费者在这个特殊节日的网购体验是否有所差异也成为了在线消费研究的一个热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
1、电商平台双十一营销活动特征及分析;
2、大学生在双十一期间网购体验的构成要素;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进入21世纪, 人们对于互联网越发的熟悉,急速增加的网民数量,也为网购热潮的来临奠定了基础。网购因为其强大的功能,受到广大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的青睐。双十一即指每年的 11 月 11 日,由于日期特殊,因此又被称为光棍节。而大型的电商网站一般会利用这一天来进行一些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以提高销售额度。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和其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土壤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是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石钻佳(2016)认为大学生双十一疯狂网购的背后,有理性成分,也有非理性的存在。动机更多的出自贪便宜和求廉心理。双十一最吸引人之处即是打折。虽然消费者明白其中必有水分,但仍怕错过这一年一度的占便宜的机会,于是消费欲望最终快速转化后曾实际的购买行为。如今网络购物趋势势不可挡,快捷方便是它最大的特色。大学一般处在离市区较远的地方,大学生为省时间又能满足追求时尚的心理,网络购物不可避免,省去了拎大包小包的繁琐,随心所欲做出购买决策,完全不受环境和他人的干扰,这两大优点是非常吸引人的。如今双十一是全部中国人的节日,无论是购物网站的造势,还是身边朋友圈的关注,都刺激了大学生丢失理性,在热闹的氛围中盲从购买,以求在这全民运动中能有一席之地。
陈黎(2015)认为要从消费文化视角下对大学生的双十一网购行为进行研究,在消费文化特征下,有物质主义特征,双十一网购利用其大力度的宣传攻势,和低价、折扣、包邮等促销手段,为大学生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满足了大学生自身对物质的需求;有消费的符号化,双十一网购通过依托在大学生中流行的双十一光棍节,将普通的网购赋予了新的含义,以引起更多大学生的关注和共鸣。双十一网购迎合了大学生追求新鲜事物的特点,让他们在双十一网购这一新鲜的活动中获得一种新的身份,体验,以满足自身对商品符号的需求,并成了一种新的主体际性的符号;有外在感染性,大学生群体由于比较喜欢接受新鲜事物,也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因而极易被双十一网购的大力宣传所影响的群体。双十一网购开展各具特色的抢购活动吸引大学生注意,增加大学生的消费支出,强化了消费在大学生生活的比重;有虚假的满足,大学生在双十一网购的多种广告宣传的刺激下,认为在双十一网购中可以使自己的物欲得到满足,找到自己的价值。但是双十一网购更多的打着符号的名义,借着不同的促销手段,让大学生深陷网购泥潭,并没有给大学生带来深刻的价值思考和体验。在消费理念下,双十一网购所呈现出的消费观是过度的。在双十一网购铺天盖地般的低价、折扣、包邮的背后,倡导的是一种过度、畸形的消费观。许多消费者就在双十一网购的各种促销手段的诱惑下,没有从实际出发,考虑自身的需求,只是为了消费而消费,追求的是一种满足的快感。从调查中,我们看到大学生双十一网购中的消费金额还是不少的,有些大学生因一时冲动购的行为而后悔,但也有大学生认为买了就买了,无所谓。对于当前双十一网购背后所隐藏着的铺张浪费、炫耀、攀比等非理的消费观,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大学生建立一种理性,适度的消费观,而不是盲目,过度的消费观。
在消费文化的传播下,双十一网购客观上满足广大消费群体的需求,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但是双十一网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根据调查中大学生反映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价格虚假。从名义上的降价,实则涨价的方式误导消费者,促使消费者进行盲目的消费,而进一步带来了资源浪费,透支消费能力,过度沉迷网购等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因而,双十一网购首先应做到诚信,而不是利用欺骗的手段误导消费者,必须先规范网购的消费文化的传播。除了网站自身要做到如实地传递信息外,媒体作为消费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也应积极地承担起其基本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将积极的消费文化进行广泛传播。从而更好地引导社会大众进行合理,理性的消费行为。
4. 研究方案
通过问卷调查和查阅文献的方法,本文试图发现双十一购物平台的营销活动和大学生在双十一期间网购体验的构成要素,提出购物体验的过程模型。
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针对双十一期间大学生的在线购物活动,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来收集数据,分析、归纳购物体验的构成要素,并提出一个体验形成的过程模型。
本文主要框架:
5. 工作计划
论文具体写作步骤,
1)查阅与双十一电商平台营销活动还有大学生在双十一期间网购体验的构出要素等相关的资料;进行文献的阅读及整理,写出文献综述;
2)根据文献理论回顾,进行理论分析,初步建立分析框架;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