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与民营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研究开题报告
2022-10-22 15:50:4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公司的股权结构是一个公司各种经营活动的关键,它可以从不同方面影响公司的治理情况,相应的公司的股权结构的变动也会进一步影响到公司的绩效。因此,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经营绩效。可见,股权结构是影响公司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几十年来西方学者对此提了各种看法,也得出了一些富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从我国研究历程来看,在产权分置与改革及国有股减持方案的背景下,国内学者开始了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研究。自从中国加入WTO后,我国上市公司发展迅速,市场体系也在监管部门的推导下不断完善,经营状况在这种背景下态势良好。在全面开放的背景下,上市公司面临空前的机遇与挑战。研究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关系,对于保持经济发展良好势头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因此,在此背景下,对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具有保持经济持续发展意义,可以有效提高公司经营业绩。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
1、探索股权结构与上市民营企业经营业绩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2、股权结构会对上市民营企业经营业绩造成怎样的影响;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公司的股权结构是一个公司各种经营活动的关键,它可以从不同方面影响公司的治理情况,相应的公司的股权结构的变动也会进一步影响到公司的绩效。因此,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经营绩效。可见,股权结构是影响公司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几十年来西方学者对此提了各种看法,也得出了一些富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从我国研究历程来看,在产权分置与改革及国有股减持方案的背景下,国内学者开始了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研究,本文将对现有文献进行综述。
股权结构的理论最早来源于西方,berle和means(1932)认为股权的分散使得单个小股东缺乏足够的控制力来影响公司运营,他们只能通过经理人运营公司,小股东与经理人存在利益冲突时,经理人会占用公司资源实现个人私利,影响公司利益最大化,股权分散的另一结果是小股东的数量过多,会存在搭便车现象,以至于对经理人的监督效率不高,侵害自身权益[1]。在此基础上,meckling和jensen(1976)将股东分为负责公司日常运营与管理的内在股东和没有控制权的外在股东[2]进行研究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thomsen 和pedersen(2000)综合考虑国别、资本结构和行业特点,选取了欧洲12个国家435家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归分析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roe)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而morck,shleifer和vishny(1988)对1980年美国500强企业中371家企业进行研究,以托宾q值衡量公司价值,通过对不同的管理层持股比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在持股比例0.2%-5%,托宾q值和持股比例同向变化;在5%-25%之间,托宾q和持股比例反向变化;当持股比例大于25%,托宾q值由于持股比例同向变化。认为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明显的 n 型曲线关系[4]。mcconnell 和servaes(1990)选取了1173家公司,实证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呈倒 u 型曲线关系[5],托宾q值在40%-50%取得最大值。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公司股权集中度与经营业绩无关。demsetz(1983)认为股权集中度是公司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优化组织结构的结果。为进一步证实该结论,demsetz和 lehn(1985)以美国 511 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把股权结构作为解释变量,以会计利润衡量经营业绩,最后结果显示股权集中度与经营业绩无关[6]。
在研究影响公司绩效的因素中,除了股权集中度,学者还发现了股权制衡这一因子。pagano和 roell(1998)提出:如果股权分布在多个大股东手中,股东间的相互作用从两方面改善公司治理,一方面是大股东对管理层的督促作用;另一方面是大股东之间也相互制约,避免一股独大,侵占中小股东权益[7]。lehmann和 weigand(2000)则以德国43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以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之间的持股之比作为股权制衡的标准,发现当第二大股东持股比率增加时,公司业绩显著提高[8]。有些学者认为股权制衡也会给企业经营业绩带来负面效果,典型的是gomes 和 novae(2001)认为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的影响由公司的经营政策决定,当企业的经营政策趋向盲目扩张以及高风险的融资金额时,股权制衡通过股东间的约束力,否决无效决策;反之,股权制衡则阻碍公司成功把握机会[9] 。
4. 研究方案
通过借鉴现有国内外有关学者对股权结构与经营业绩之间关系的相关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本文试图发现上市民营企业股权结构与经营业绩的关系,分析上市民营企业股权结构对经营业绩的影响以提高上市民营企业经营业绩。
研究方法:主要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论述,提出假设,接着建立模型,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本文主要框架:
5. 工作计划
论文具体写作步骤:
1)查阅与上市民营企业的界定、股权结构相关概念的分析、经营业绩的指标选择、经营业绩的影响因子等的相关的资料;进行文献的阅读并记录笔记,对笔记进行整理,写出文献综述;
2)根据文献理论回顾,进行理论分析,初步建立分析框架;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