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基于实证数据研究分析开题报告
2022-10-22 15:50:3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内部控制缺陷问题备受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国内外涉及财务舞弊的案件层出不穷,并且同美国相比,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发展比较晚,目前,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尽完善。高管薪酬在公司治理中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将直接关系到公司绩效和管理方面,对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现如今越来越多研究学者掀起研究内部控制缺陷与高管薪酬之间关系的热潮。
继美国安然事件曝光后,许多企业监管者和研究学者越来越意识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重要性,美国国会于2002年7月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强制上市公司披露自身内部控制,目标是在提高财务报告的精确度。日本在2006年颁布《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强调内部控制对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性。中国于2008 年6月颁布《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强制上市公司实行内部控制制度。2010年又相继颁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为上市公司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指引方向。
随着内部控制相关法案和各项政策的颁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课题也越来越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成为学术领域关注的热点。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提升,我国即将形成具有既具有国际视野又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内部控制机制。因此,研究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经济后果尤其是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具有深刻意义。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
1、内部控制缺陷的概念界定与内控信息披露的研究分析;
2、内部控制缺陷的研究新动向:围绕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基于研究的需要,本文将从内部控制缺陷的概念、现状与动向、经济后果以及与高管薪酬的关系等角度出发对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总结回顾,具体如下: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缺陷的概念界定
长期以来人们对内部控制概念各有不同的理解,国外关于内部控制最经典定义来源于美国准则委员会(asb),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如下:内部控制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企业为提高经营效率,充分合理地运用相关资源,达成既定的组织目标而实施的组织、计划、程序和方法。在国内,人们最初认为内控的作用仅体现在对公司财产的保护方面。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纷纷关注公司运营中的风险因素。杨雄胜(2011)认为内部控制是不同的主体运用合理的方法来避免自身利益的受损,达到益我的目的。王惠芳(2011)内部控制缺陷是指内部控制的设计有不合理的地方,在内部控制运行存在偏差时不能及时纠正,在风险的运行和防控方面需要不断完善。王哲(2016)将内部控制认定为一种动态的保证过程。
4. 研究方案
通过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内部控制的理论成果和实证分析,本文试图调研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经济后果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分析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影响高管薪酬的相关性结论。
研究方法:主要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数据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查阅并梳理国内外文献,分析现状和发展趋势;接着提出理论假设,并完成变量设计和模型构建;然后通过spss.23软件和回归分析实证检验得出数据结果;最后实地调研具体的案例公司,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决策建议。
本文主要框架:
5. 工作计划
论文具体写作步骤,以下为示例:
1)查阅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相关资料;进行文献的阅读及整理总结,写出文献综述;
2)根据文献理论回顾,进行理论分析,初步建立分析框架;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