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氧化乙烯调控聚合物表面润湿性工艺研究开题报告
2022-10-19 10:13:5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微流控芯片技术由于其样品用量少、分析时间短、灵敏度高、廉价、轻便等优点,在化学、生物化学、医疗诊断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微流控芯片中,流体的流动行为操控对快速精确的分析检测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材料表面的亲疏水性是影响蛋白质吸附和细胞粘附的一个重要因素。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一)、找到合适的改性方法。
实验中设计了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用多巴胺涂覆聚氨酯膜,从而达到改性目的。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 chip)技术是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微米尺度的芯片上,自动完成分析全过程。
由于它在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的巨大潜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生物、化学、医学、流体、电子、材料、机械等学科交叉的崭新研究领域。
分类包括白金电阻芯片、压力传感芯片、电化学传感芯片、微/纳米反应器芯片、微流体燃料电池芯片、微/纳米流体过滤芯片等。
4. 研究方案
实验前期使用聚氨酯膜为实验材料,用多巴胺预处理法和臭氧氧化法进行表面改性。
其中多巴胺预处理法有四种不同方案:方法一:硫酸铜,氧气,ph4.5;方法二:硫酸铜,过氧化氢,ph8.5;方法三:空气,ph8.5;方法四:氧气,ph8.5。
分别用四种方法进行实验,最后比较水接触角,得到最有效稳定的方法。
5. 工作计划
前期先查阅大量中英文文献,了解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过程。
用聚氨酯膜为实验材料,用多巴胺预处理法和臭氧氧化法进行表面改性。
多巴胺预处理法有四种不同方案:方法一:硫酸铜,氧气,ph4.5;方法二:硫酸铜,过氧化氢,ph8.5;方法三:空气,ph8.5;方法四:氧气,ph8.5。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