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droid的学前儿童智能学习APP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2022-10-14 16:19:0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科技在进步,人们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日趋严格,让人们对于孩子的学前教育也更加重视,学前儿童用户与成人用户不同,需要以学前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用户为中心,研究其生理、心理认知特征以及行为习惯和心理期望,设计出符合学前儿童用户的app。
由此,可以设计一款结合音乐、图片或动画的学习方式引起能够学前儿童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通过对市场的调研与分析,用户多为父母,面向为学前儿童,当前手机应用已普及,设计一款形象生动知识全面的手机学习app可以方便父母随时随地教孩子读书识字,了解各种知识,更有利于对孩子未来学习和安全意识的发展。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移动端儿童教育类app以其丰富的内容以及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的特性,备受年轻家长喜爱。
启蒙儿童教育以及亲自互动学习交流不但能够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孩子对于知识学习的效果,还能增加亲子之间的感情。
但是也不可否认的存在一些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根据中国第六次最新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0~14岁儿童超过2.2亿,其中学前儿童为1.8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3.8%。
而根据2015年的《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自闭症患病率世界其他国家相似,约为1%,自闭症患者已超过1000万,0到14岁儿童患者达200余万。
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是3-6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前期,对于学前儿童的教育十分重要的。
4. 研究方案
本课题的研究结合了人机交互技术、界面设计、幼儿教育心理学等相关方面的理论指导,在研究方法中,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实例调研发等多种研究方法。
手机整理与客体相关的参考文献资料,分析大量案例产品,并进行归纳总结和积极创新,作为设计实践制作的基础。
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和相关理论进行整理,进行归纳总结,为课题研究提供相关的理论知识。
5. 工作计划
第1周~第2周:理解课题内容要求,广泛收集儿童学习资料,完成文献搜索;第3周~第4周:理解学习各种相关的重要技术,根据查找的相关资料,形成毕业设计的初步思路,并完成指定的外文翻译;第5周:撰写并完成开题报告;第6周~第9周:设计学习模式,实现学前儿童智能学习APP的各功能模块;第10周~第11周:完善APP功能,进行系统调试和分析;第12周~第13周: 整理资料,撰写论文,完成论文初稿并交指导老师审阅;第14周以后:修改论文并交导师再次进行审阅,并打印装订成册,提交毕业设计报告,准备答辩。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